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资讯中心


综述|中国贸易政策在世贸组织受到肯定

  新华社日内瓦7月20日电 综述|中国贸易政策在世贸组织受到肯定

  新华社记者陈斌杰

  世界贸易组织第九次对中国贸易政策审议会议17日至19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期间,中国贸易政策及其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所作的贡献受到世贸组织秘书处和多个世贸组织成员的肯定。

  世贸组织秘书处在审议报告中指出,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经济在新冠疫情后强劲复苏,进出口持续增长。中国中间产品贸易增速明显快于货物贸易整体增速,表明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供应链。

  这是2023年4月5日在瑞士日内瓦拍摄的世贸组织总部外景。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报告指出,过去几十年,中国推行市场化改革,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并在消除极端贫困方面取得成功。

  报告还指出,中国积极改善外商在华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巴西代表团在审议会议上表示,中国的贸易数据表明,中国正进一步融入国际供应链,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尼泊尔代表团表示,中国是世贸组织负责任的成员,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发挥积极作用。感谢中国通过贸易援助继续支持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项目。

  牙买加代表团表示,中国长期向发展中成员提供援助,积极兑现并确保多边贸易体制惠及全体成员的长期承诺;中国积极、务实地参与世贸组织的工作,在世贸组织改革以及有关渔业补贴、农业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磋商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这是2024年2月25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拍摄的世贸组织第十二届“中国项目”圆桌会高层论坛现场。新华社发(世界贸易组织供图)

  南非代表团表示,中国倡导加强南南贸易,对促进非洲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全球面临多重挑战,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支持显得愈发重要,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负责任的成员,“期待看到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发挥更多建设性领导作用”。

  安哥拉代表团表示,安哥拉同中国一样,反对以政治和国家安全战略为幌子采取单边保护主义,安哥拉密切关注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等倡议,希望这些倡议有助于建立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多边新秩序,为发展中成员提供更好机会。

  贸易政策审议是与规则谈判、争端解决并列的世贸组织三大功能之一,成员之间相互就贸易政策提出问题、表达关注,是成员相互了解经贸政策走向和承诺执行情况的重要透明度机制。按照审议规则,贸易额排名全球前四位的成员每三年接受一次审议。

世贸组织第九次对中国贸易政策审议圆满结束

  新华社日内瓦7月19日电(记者陈斌杰)世界贸易组织第九次对中国贸易政策审议19日在瑞士日内瓦圆满结束。中方在审议会议中全面、积极回应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经贸政策的关注,并批驳不实指责。

  中方表示,世贸组织成员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为全球带来新的更大机遇。

  中方以坦诚、开放态度回应成员关注。围绕产业政策、补贴、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与数据流动、政府采购、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出口管制、标准制定、检验检疫措施、透明度等问题,中方从政策目标、具体操作、实施效果、未来方向等角度进行深入阐释。关于对最不发达国家成员扩大开放市场、坚持发展中成员地位和灵活务实处理特殊与差别待遇问题,中方进一步阐明立场。

  个别成员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和实施“经济胁迫”,中方坚决批驳不实指责。中方强调,中国的补贴政策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企业的成功源于市场竞争而非政府补贴。中国新能源产品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从全球范围看,新能源产品供给还远不能满足需求,根本不存在“产能过剩”。所谓“经济胁迫”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是中国的贸易政策。个别成员动辄实施“长臂管辖”,设置各类管制清单,任意对其他成员的企业个人进行单边制裁,才是真正的经济胁迫来源地。

  此次审议中,共有71个世贸组织成员现场发言。成员普遍赞赏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对世贸组织工作的突出贡献,愿与中国进一步深化经贸关系,并对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发展中成员务实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充满期待。贸易政策审议机构主席和世贸组织秘书处祝贺中方此次审议取得圆满成功。

  贸易政策审议是与规则谈判、争端解决并列的世贸组织三大功能之一,成员之间相互就贸易政策提出问题、表达关注,是成员相互了解经贸政策走向和承诺执行情况的重要透明度机制。按照审议规则,贸易额排名全球前四位的成员每三年接受一次审议。


贸易政策审查: 中国

主席的总结发言

更多的

在我们就中国的贸易政策和实践进行的全面和建设性的讨论结束时,我很高兴总结一下主要问题和各位成员的主要印象,包括对中国未来行动和改革的赞扬、关切和期望。

第九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确实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让我们了解过去三年来中国经济、贸易和投资体制的重大发展,同时也突出了各成员国期望进一步改进的领域。本次审议得益于由商务部副部长李飞率领的中国代表团的建设性参与、印度尼西亚负责世贸组织事务的常驻副代表丹迪·萨特里亚·伊斯瓦拉大使的深刻发言以及众多代表团的宝贵贡献。

在本报告所述期间,支持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私人消费的增长以及新冠疫情后的重启推动了相对强劲的 GDP 增长,2023 年达到 5.2%。一些成员对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作用表示赞赏。然而,这些发展发生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人口挑战加剧和生产率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此外,房地产行业的挑战使中国的经济前景更加复杂。我很高兴地注意到,中国当局意识到所有这些挑战都要求采取果断行动。此类行动包括继续努力放开该国的投资框架并促进私营部门更多地参与。

成员们认可并赞赏当局积极应对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他们特别欢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近期改革和政策重点,这些改革和重点强调了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重要性。成员们鼓励中国继续并加强多个领域的改革努力,包括司法系统、国有企业、绿色能源的采用以及向数字经济的迈进。

成员们对中国的商业环境,特别是外资参与的条件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欢迎中国政府进一步吸引外资的努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特别赞扬中国持续的自由化努力,这进一步允许外资公司在制造业等重要领域进行投资。但他们也对某些法规的不透明应用和对外资公司的歧视性待遇等问题表示担忧,这些问题似乎削弱了中国自由化措施的好处。

成员发言中的一个共同主题是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并强烈期望中国进一步加强建设性参与。成员们对中国对世贸组织努力的贡献表示赞赏,特别是积极参与各种倡议,如联合声明倡议和正在进行的《渔业补贴协定》谈判。中国参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改革讨论和参与多方临时上诉机制(MPIA)也得到了认可。成员们表达了对中国以身作则的希望。同时,成员们鼓励中国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责任,并在世贸组织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一些成员敦促中国承诺将来不再要求获得世贸组织发展中国家地位,或自愿退出那些可享受世贸组织协定中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国家。

一些成员认为,为了让中国承担与其经济重要性相匹配的责任,中国当局必须考虑减少中国国内和贸易相关政策和做法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他们对某些做法表示担忧,例如经济胁迫和出于政治原因使用经济手段,这些做法削弱了人们对中国作为开放、基于规则、透明和非歧视性经济体的信心。

许多成员重申要求中国提高国家支持框架的透明度。成员们对中国补贴通知的全面性和整体质量仍抱有相当大的怀疑。除了缺乏透明度外,许多成员还认为中国的补贴扭曲了全球市场并助长了产能过剩。一些成员敦促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一起讨论产业政策,以帮助减轻其可能对全球造成的负面影响。

国家的作用和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仍然是许多成员关注的问题。一个特别的问题是国有企业缺乏竞争中立框架。一些成员强调,中国经济规模和国有企业的显著存在可能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他们敦促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更广泛的改革,并采用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来提高生产力增长和企业绩效。

一些成员对中国对来自不同合作伙伴的某些农产品和其他食品实施限制性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表示担忧。一些成员认为这些措施缺乏科学依据,不符合相关国际标准。要求中国立即重新考虑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避免使用造成非关税壁垒的措施。一些成员还对中国越来越多地实施与既定国际标准相悖的技术法规表示担忧。

一些成员鼓励中国进一步提交其修订后的市场准入提议,以期加快其加入《政府采购协定》。一些成员还指出,中国在这方面仍在许多重要领域保持封闭。其他成员观察到,中国实体正受到非正式政府干预的鼓励,减少对进口高科技投入品的采购,转而支持国内生产商。中国这种明显的进口替代和自给自足趋势日益令人担忧。

在知识产权方面,虽然一些成员继续强调宽松的知识产权框架,包括可能与强制技术转让有关的问题,但其他成员赞扬中国当局最近进行的改革,这些改革改善了该国的知识产权执法框架。敦促中国加大努力,力争彻底消除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本次审议期间,向中国提出的大量问题超过 1,500 个,同时有 72 个成员(包括代表成员团体的代表)发言,凸显了中国在多边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性。我鼓励中国当局认真考虑成员在本次审议期间提出的建设性建议。我赞扬中国在规定期限内对所有收到的问题提供了详尽的书面答复,各代表团预计将在一个月内收到最终答复。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代表团为中国贸易政策和实践成功审议所做的贡献。

当中国在一个月内回答了未决问题和后续书面问题后,本次审查将结束。感谢各位的参与。感谢秘书处和口译员为促进整个进程和组织本次贸易政策审查所做的出色贡献。在结束之前,请注意,贸易政策审查机构的下一次会议将于 2024 年 9 月 25 日至 27 日举行,讨论哈萨克斯坦的贸易政策审查至此,我宣布会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