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资讯中心


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答问 解读

  3月26日,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就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近年来我国预算公开总体推进情况如何?

  答: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是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预算公开工作,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均明确将“规范透明”作为预算制度的基本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完善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

  近年来,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我国预算公开取得新进展。一是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预算公开制度框架。通过推动修订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报请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健全预算公开的基本制度。报请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预算公开主要任务、具体要求等。二是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预算公开有序开展。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通过完善机制、压实责任、细化举措等,推进中央和地方按照相关制度规定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细化预算公开内容、规范预算公开方式,增强预算公开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获得性。三是持续优化统计考核机制,强化预算公开指导督促。一方面将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情况纳入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科学设置指标、优化考核方式。另一方面,完善地方预算公开统计上报和评分机制,每年定期统计地方各级政府、各部门公开情况,并将评分结果以适当方式通报有关地方,加大指导督促力度。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政府预算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预算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预算数据已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财政透明度明显提升,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请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央预算公开进展情况。

  答:近年来,财政部严格依法依规及时公开经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央政府预算,并积极组织和指导中央部门履行部门预算公开主体责任、做好预算公开工作,同时搭建“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进行集中展示,便于公众查阅,提高预算公开的可获得性。

  在中央政府预算公开方面。2009年首次公开中央政府预算,包括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以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等4张表。2010年,中央政府预算公开范围拓展至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12张表。2018年,进一步将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公开范围。2019年,新增公开42个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情况表,并逐步扩大公开范围,2025年公开分地区情况表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至48个。

  在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方面。2008年,选择科技部等11个部门进行部门预算内部公开试点,将部门预算通过张贴、查阅等形式在单位内部公开。2010年,印发指导意见,要求中央部门落实预算公开主体责任,及时主动公开预算。当年共有78个中央部门公开部门预算。2011年,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增加到96个,并首次向社会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首次做到各部门集中在1天内公开。从2017年开始,将各部门在本部门网站上公开的部门预算,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上进行集中展示。

  三、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地方预算公开进展情况。

  答:近年来,财政部不断加大对地方的指导力度,督促地方落实预算公开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做好预算工作,确保实现应公开尽公开。

  在省级政府预算公开方面。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将财政预算、决算信息作为政府主动公开信息。自此,各省级政府按照条例规定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目前,各省级政府预算都已主动公开。财政部在门户网站设立“省级预决算公开专栏”,将各省级预算公开平台或专栏汇集在一起,以地图链接的形式集中展示。

  在省级部门预算公开方面。2008年,财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规范省级部门预算公开,各省级财政部门也加大组织指导。目前,各省均已向社会集中公开经省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

  在省以下预算公开方面。财政部于2014年印发《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指导地方推动省以下预决算公开。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均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预算公开机制,每年组织向社会主动公开政府预算和各部门预算。

  据统计,2022年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公开率均为100%,省、市、县级部门预算公开率均达到99%以上。

  四、2025年中央预算公开情况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预算公开工作意义重大。财政部依法依规认真做好2025年中央预算公开工作,并指导中央部门按规定做好中央部门预算公开。

  在中央政府预算公开方面,内容涵盖中央四本预算情况、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情况和有关说明。具体包括:一是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及其变动说明;二是中央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三是政府债务余额限额情况;四是48个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情况及其说明。

  在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方面,内容涵盖部门总体收支预算情况、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以及重点事项说明等。具体包括:一是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表、部门支出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财政拨款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等9张报表。二是对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占用、预算绩效管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项目等情况予以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此外,为使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公开,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

  五、请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央部门绩效目标公开方面的情况。

  答:绩效目标公开是预算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预算公开易读性、强化公众监督的有力举措。2017年,财政部组织中央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项目绩效目标,此后,逐步加大公开力度,绩效目标公开数量从2017年的10个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796个。2025年,各中央部门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

  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推进绩效目标向社会公开,促进绩效目标质量进一步提升。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 题:“账本”晒得明 “花钱”须问效——解读2025年中央预算公开

  新华社记者申铖

  26日,一年一度的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拉开大幕,向社会公众“晒”出新一年的“花钱”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预算公开工作意义重大。“财政部依法依规认真做好2025年中央预算公开工作,并指导中央部门按规定做好中央部门预算公开。”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中央政府预算方面,2025年公开的内容涵盖中央四本预算情况、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情况和有关说明。“2025年公开分地区情况表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至48个。”这位负责人说。

  中央部门预算方面,2025年公开的内容涵盖部门总体收支预算情况、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以及重点事项说明等。

  记者翻阅各中央部门预算“账本”发现,今年各部门均公开了部门收支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等9张报表,全面、真实反映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预算“晒”得更细,也更加可读。在公开上述预算报表的同时,各部门还对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占用、预算绩效管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项目等情况予以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此外,为使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公开,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

  花钱必问效。绩效目标公开是预算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预算公开易读性、强化公众监督的有力举措。

  “2017年,财政部组织中央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项目绩效目标,此后,逐步加大公开力度,绩效目标公开数量从2017年的10个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796个。”这位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各中央部门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

  “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推进绩效目标向社会公开,促进绩效目标质量进一步提升。”这位负责人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是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财政部持续推动我国预算公开取得新进展: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预算公开制度框架;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预算公开有序开展;持续优化统计考核机制,强化预算公开指导督促。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政府预算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预算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预算数据已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财政透明度明显提升,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位负责人说。


1 财政部2025年度部门预算

2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部门预算

3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部门预算

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部门预算

5 审计署2025年部门预算

6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部门预算

7 退役军人事务部2025年部门预算

8 国家档案局2025年部门预算

9 国家能源局2025年部门预算

10 中华全国总工会2025年部门预算

11 国务院国资委部门预算(2025年)

12 国家信访局2025年度部门预算

1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5年部门预算

14 最高人民检察院2025年度部门预算

15 司法部2025年部门预算

1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5年度部门预算

17 农业农村部2025年部门预算

18 自然资源部2025年部门预算

19 国家消防救援局2025年部门预算

20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2025年部门预算

21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2025年部门预算

22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5年部门预算

23 中国地震局2025年部门预算

24 应急管理部2025年部门预算

25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25年度部门预算

26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部门预算

27 最高人民法院2025年度部门预算

28 生态环境部2025年部门预算

29 水利部2025年部门预算

3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5年度部门预算

31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25年部门预算

32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2025年部门预算

33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5年部门预算

34 外交部2025年部门预算

35 住房城乡建设部2025年部门预算

36 国家信息中心2025年部门预算

37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5年度部门预算

38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部门预算

39 国家数据局2025年部门预算

4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5年部门预算

4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2025年度部门预算

42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2025年部门预算

43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25年部门预算

44 商务部2025年部门预算

45 国家医疗保障局2025年部门预算

46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5年度部门预算

47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2025年部门预算

48 民政部2025年部门预算

49 公安部2025年部门预算

50 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部门预算

51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2025年度部门预算

52 新华通讯社2025年部门预算

53 中国残联2025年部门预算

54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5年度部门预算

55 国家移民管理局2025年部门预算

56 中国作家协会2025年部门预算

57 中国老龄协会2025年部门预算

58 国家文物局2025年度部门预算

59 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度部门预算

60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25年部门预算

61 全国妇联2025年部门预算

62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部门预算

63 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2025年度预算

64 教育部2025年部门预算

65 共青团中央2025年度部门预算

66 中国证监会2025年度部门预算

67 科学技术部2025年度部门预算

68 中国气象局2025年部门预算

69 中国社会科学院2025年度部门预算

70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年部门预算

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5年度部门预算

72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25年度部门预算

73 中国工程院2025年部门预算

74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部门预算

75 中国科学院2025年部门预算

76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2025年部门预算

77 国家统计局2025年部门预算

78 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部门预算

79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5年部门预算

8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度部门预算

81 海关总署2025年度部门预算

8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25年度部门预算

83 中国记协2025年度部门预算

84 国务院参事室2025年度部门预算

85 中国法学会2025年度部门预算

86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部门预算

87 国家邮政局2025年部门预算

88 中国民用航空局2025年部门预算

89 交通运输部2025年部门预算

90 国家铁路局2025年部门预算

9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部门预算

92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部门预算

93 国家民委2025年部门预算

94 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部门预算

95 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部门预算

96 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2025年部门预算

97 2025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部门预算

98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25年度部门预算公开

99 全国工商联2025年部门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