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资讯中心


人大常委会丨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加力实施财政政策——聚焦2024年中央决算报告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加力实施财政政策——聚焦2024年中央决算报告

  新华社记者申铖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24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根据报告,2024年,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报告显示,202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62.06亿元,为预算的98.1%,加上调入和结转资金,收入总量为108844.06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055.9亿元,完成预算的97.9%,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总量为142244.06亿元。

  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总额一次报批、分配一次到位、分年安排实施,其中2024年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全部发行、基本置换完毕;安排并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制定资金监管暂行办法,推进“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政策实施;提高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上调国家助学贷款额度、调减贷款利率,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中央财政本级科技支出增长7.4%……报告里的一组数据彰显去年财政政策有力有效。

  “2024年,财政部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聚焦突出问题针对性施策,协同推进促发展和防风险,促进经济明显回升向好。”蓝佛安说。

  坚决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谋划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2024年以来,财政部以深化改革破难题、以强化管理增效能,管好用好财政资金资产资源,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针对今年财政运行,报告称,从预算执行情况看,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

  “财政部门靠前发力,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对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领域的投入,推动政策尽快落地见效。”蓝佛安说,今年前5个月,已发行国债6.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98万亿元,增长36.6%;发行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1.63万亿元,完成今年2万亿元限额的81.5%。今年安排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34万亿元,已下达9.03万亿元。

  报告显示,下一步,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加快政策落地,强化部门协同,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支持做好‘两重’‘两新’等工作,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等政策早见效、多见效。”蓝佛安说。

2024年中央决算报告提请审议
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6月24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2024年中央决算报告。
  报告指出,2024年,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在此基础上,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报告指出,202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62.06亿元,为预算的98.1%,比2023年增长0.9%。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055.9亿元,完成预算的97.9%,与2023年基本持平。
  202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40.54亿元,比2023年增加1.82亿元,主要是对外交往活动增加。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增加2.0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减少0.33亿元,公务接待费增加0.09亿元。202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整体上仍低于疫情前水平,比2019年决算数少8.2亿元。
  2024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务98042.14亿元,筹措资金除用于到期地方政府债券还本、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补充地方政府财力等方面外,其余均由地方财政安排用于符合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地方政府债务还本30011.18亿元。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475401.25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527874.3亿元以内。 
  2024年,财政部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聚焦突出问题针对性施策,协同推进促发展和防风险,促进经济明显回升向好。
  突出重点群体,完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全国就业补助资金支出超过1100亿元。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惠及学生近2000万人。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加强中小学膳食经费管理监督。
  配合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按照3%的总体水平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中央财政下达相关转移支付约1.1万亿元,2024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7亿人。
  全面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范围。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将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670元。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惠及约823万人。推动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支持建设、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共计约180万套(间)。
  报告指出,2024年以来,财政部加大财会监督力度,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抓好财经领域重大案件查处,在中央部门和地方同步组织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移送一批问题线索,通报一批典型案例。
  同时,构建打击财务造假“1+N”工作体系,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开展注册会计师和代理记账行业专项整治,推动完成会计法修改,强化行业监管和自律监督,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出台实施政府采购领域三年行动方案,对6000多家代理机构、3万多个政府采购项目进行检查,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加强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同监督、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2024年决算情况总体较好,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蓝佛安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政策落地,突出发展质量,强化民生导向,树牢底线思维,坚持守正创新。 (记者 朱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