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资讯中心


国家统计局10位司局长解读2023年中国经济“三季报”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9日讯 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10位司局长撰文解读2023年中国经济“三季报”。

  赵同录: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工作,我国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

  前三季度,我国GDP为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374亿元,同比增长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第二产业增加值353659亿元,同比增长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9%;第三产业增加值502993亿元,同比增长6.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0%。

  三季度,我国GDP为3199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58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22978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56亿元,同比增长5.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1%、38.4%和5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35.6%和56.7%,协同发力推动我国经济企稳向好。

  从环比看,经调整季节因素后,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3%。环比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增长,经济总体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

  二、生产形势稳步恢复,三次产业发展向好

  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占GDP的比重为27.2%。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回升,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1%、7.5%和14.4%,合计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较好,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1%和9.5%,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三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较好,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5%、12.7%、10.3%和8.5%,合计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

  三、国内需求稳步扩大,恢复态势进一步巩固

  消费持续稳定恢复。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明显回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稳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

  投资保持增长态势。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投资呈现较强增长韧性。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

  净出口同比有所减少。今年以来,外需收缩影响持续,货物贸易顺差同比收窄,居民跨境旅行需求有序恢复,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经济0.7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经济0.8个百分点。

  四、创新动能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高技术产业投资动力强劲,新动能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1.3%和11.8%,分别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2和8.7个百分点,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9%,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9个百分点。

  消费新业态持续活跃,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4%,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1-8月份,重点领域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0.6%、11.1%和8.8%,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4、3.9和1.6个百分点。(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赵同录)

  王贵荣:农业经济形势总体良好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积极应对不利天气影响,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农业经济形势总体良好。

  一、全国秋收进展顺利,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夏粮丰收早稻增产。今年夏粮生产克服“烂场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国夏粮产量2923亿斤,比上年下降0.9%,但产量仍居历史第二高位,实现了丰收。全国早稻产量567亿斤,比上年增长0.8%。

  秋粮生产总体向好。各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加上种植效益提升等因素带动,农户种植意愿增强,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东北、华北局部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但全国大部农区光温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别是上年长江流域省份因旱减产、辽宁因涝减产,今年均实现恢复性增产。当前,全国秋收进展顺利,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二、生猪出栏同比增长,牛羊禽生产保持稳定

  生猪出栏同比增长,母猪存栏同环比下降。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53723万头,同比增加1693万头,增长3.3%。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生猪出栏同比分别增长1.7%、3.7%、4.7%,增幅逐季扩大。全国猪肉产量4301万吨,同比增加151万吨,增长3.6%。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4229万头,同比减少166万头,下降0.4%;环比增加711万头,增长1.6%。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240万头,同比减少121万头,下降2.8%,环比减少56万头,下降1.3%,基础产能收缩,但仍处于正常保有量合理区间。

  牛羊生产保持稳定,禽肉禽蛋产量增加。前三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6974万吨,同比增加263万吨,增长3.9%。其中,全国牛肉产量509万吨,增加24万吨,增长5.0%;羊肉产量364万吨,增加18万吨,增长5.2%;禽肉产量1800万吨,增加70万吨,增长4.0%;禽蛋产量2552万吨,增加53万吨,增长2.1%;牛奶产量2904万吨,增加196万吨,增长7.2%。

  三、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略降,集贸市场价格总体平稳

  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分类别看,农林牧渔四大类产品价格同比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0.5%、4.1%、3.9%和0.5%。分品种看,稻谷和玉米价格三个季度均同比上涨;小麦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二、三季度同比下降;生猪价格由一季度上涨8.3%、二季度持平转为三季度下降21.5%;活牛、活羊价格三个季度均下降。三季度,受上年同期疫情因素造成的价格基数较高影响,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3.8%,延续2022年三季度以来持续下降的态势。

  9月份,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分品种看,玉米价格在8月创历史新高后有所回落,环比下降0.7%;籼稻、粳稻、小麦、大豆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3%、0.6%、1.0%和0.3%;生猪价格比8月份下跌1.4%;蔬菜、水果价格季节性变动明显。(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 王贵荣)

  江源:前三季度工业经济企稳向好

  2023年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全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利润加快恢复,景气状况和企业预期回升,工业经济呈企稳向好态势。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加快1.0、0.2个百分点,呈逐季回升态势。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7%,制造业增长4.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从当月情况看,9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与8月份持平;两年平均增长5.4%,加快1.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增速;环比增长0.36%。

  多数行业和产品增长。前三季度,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5.9%;在统计的62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44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5.5%。9月份,工业行业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3.4%;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37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超过五成。

  装备制造业稳定增长,新动能快速成长。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6.0%,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6.8%。电气机械和汽车行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1.4%。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飞机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等新一代高端装备、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7.4%、16.6%、10.2%。主要新能源、新材料产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6.7%,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等分别增长63.2%、39.9%、34.2%;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新材料产品分别增长74.5%、84.0%、63.3%。

  营收利润加快恢复,效益水平持续改善。1—8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降幅较1—7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企业营业收入在连续三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由7月份同比下降1.4%转为增长0.8%。营收改善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1—8月份,规上工业利润降幅较1—7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回升明显加快,其中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为去年下半年以来当月首次正增长,增速较7月份大幅回升23.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效益呈加快恢复态势。

  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产销衔接水平明显改善。前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8%,从季度看,三季度产能利用率为75.6%,分别比一、二季度回升1.3、1.1个百分点。三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4%、75.8%、74.2%,较二季度分别回升0.6、1.0、2.8个百分点。三季度,产销衔接水平改善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各月均保持在97.0%以上,7、8、9月分别为97.8%、97.4%、97.4%,均高于上半年水平;针对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问卷结果也显示,三季度企业订货量指数环比上升1.9个点,同比上升1.2个点。

  景气指数回升,政策惠及面广。对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企业综合景气指数环比、同比均上升一个点以上,其中认为本季度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比重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1和0.8个百分点;认为本季度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比重环比、同比均下降1.6个百分点。同时,三季度小微企业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调查的小微企业中,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占63.3%,政策惠及面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六成以上;银行贷款针对小微企业的主渠道作用持续增强,三季度在有贷款需求的小微工业企业中,获得全部以及大部分银行贷款的比重比二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

  企业预期向好,四季度用工需求和投资意愿均回升。随着企业效益恢复、景气指数回升,三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预期指数环比、同比均明显上升,其中预计四季度经营状况乐观的企业比重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2和0.7个百分点。从用工和投资看,企业对四季度的用工预期和企业投资意愿均有所回升,其中用工预期环比上升0.4个点,同比上升2.7个点;投资预期环比持平,同比上升2.3个点。

  总体看,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呈企稳向好态势。下阶段,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内生动力,切实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 江源)

  胡汉舟:能源供应稳定增长 能源消费增速加快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带动能源需求稳定增加。前三季度,能源生产企业统筹保供增供与安全发展,进口稳步快速增长,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持续提升,能源供需总体趋于平衡。

  一、能源生产平稳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1]煤油气电等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稳步增长,分品种看:

  原煤产量稳定增加,生产开发布局持续优化。煤炭增供保供持续推进,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4.4亿吨,同比增长3.0%。煤炭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四个主要煤产区原煤产量27.9亿吨,占全国产量的81.1%,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原煤生产逐步向资源禀赋好、竞争能力强的地区集中。

  油气生产保持增长,非常规天然气快速发展。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6亿吨,同比增长1.9%。天然气产量170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其中,非常规天然气占比39.5%,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

  电力稳定安全供应,新型清洁能源发电比重提高。面对持续高温等极端天气,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推动各类电源应发尽发,有力保障用电需求。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6.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5.8%;水电下降10.1%;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增长10.8%,占全部发电量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清洁发电体系加快构建,发电装机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截至8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27.6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52.1%,较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二、能源进口[3]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我国持续加大资源进口力度,有效发挥进口补充调节作用,进口煤炭3.5亿吨,同比增长73.1%;进口原油4.2亿吨,同比增长14.6%;进口天然气8777万吨,同比增长8.2%。

  三、能源消费增速加快

  初步测算,前三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作者系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 胡汉舟)

  [1]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2]发电装机容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3]进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快讯资料。

李锁强:服务业持续恢复向好 新兴服务业增势良好

  前三季度,随着经济稳步恢复,服务需求加快释放,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发力,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结构优化升级稳步推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一、服务业经济恢复向好

  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502993亿元,同比增长6.0%。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5.1%,比上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0%,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71056亿元,同比增长5.2%;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5%,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7%,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8个百分点。

  企业生产经营向好。9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9%,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30个省(区、市)营业收入实现增长,10个行业门类均实现盈利。

  服务贸易保持增长。1—8月份,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2533.7亿元,同比增长8.0%。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0.4%,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2.6%,比上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

  二、新动能引领作用突显

  现代服务业保持活跃。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1%、9.5%和7.0%,共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6个百分点。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3%、8.5%和6.4%,共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个百分点。9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1.3%、8.1%和6.7%。

  服务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创新消费场景,促进市场销售增长。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4%,比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1—8月份,全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932亿GB,同比增长14.7%。快递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前三季度,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突破千亿件,其中快递业务量突破900亿件。

  服务业新兴领域增势良好。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8%,高出全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1.1个百分点。1—8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6%、11.1%和8.8%,增速分别高出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3.4、3.9和1.6个百分点。

  三、消费需求加快释放

  居民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前三季度,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4%和6.1%,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2%,比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9月份,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7.7%和7.8%。消费新场景为节日市场注入新活力。中秋、国庆假期,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1.6倍;全国营业性演出44237场,比2019年同期增长49.0%,演出票房收入20.1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82.6%。

  居民出行意愿增强。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3亿人次,为历史同期最高。中秋、国庆假期,按可比口径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比2019年增长4.1%和1.5%。前三季度,营业性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6.1%和106.9%,其中,铁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12.4%和111.3%,民航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26.7%和141.3%。9月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3%,比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景气持续扩张

  今年以来,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位于景气区间。9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9%,比8月份上升0.4个百分点,服务业扩张有所加快。从行业看,水上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1%,比8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服务业企业对市场恢复发展预期向好。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服务业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推动服务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者系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主任 李锁强)

  董礼华: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前三季度,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持续涌现,消费市场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市场销售恢复向好,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线上消费较快增长,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一、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9月份市场销售增长加快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三季度两年平均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26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8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6.1%,比8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8、9月份市场销售增速连续两个月有所加快,反映出消费市场恢复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服务零售保持两位数增长,旅行类消费加快恢复

  今年以来,随着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复苏,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回升,供需两侧协同释放潜力,服务消费市场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增速快于同期商品零售额13.4个百分点。

  中秋国庆假期,居民外出休闲旅游、返乡探亲交织叠加,带动旅行相关类消费加快恢复。9月份,全国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客房收入同比两位数增长;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8%,增速比8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有关部门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40%,比8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全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122.5%,加快13个百分点。

  三、线上消费较快增长,实体店铺零售持续恢复

  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同比分别增长10.4%、9.6%和8.5%。从与网购密切相关的邮政快递业发展情况看,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同比分别约增长16.4%和11%。

  线下客流量逐步回升,加之特色商业街区、品牌体验店等新消费场景竞相涌现,带动实体店铺经营持续改善。前三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专业店和便利店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3%和7.5%,增速比1—8月份均加快0.2个百分点。

  四、多数商品销售持续增长,升级类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前三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5%。从商品类别看,七成以上商品类值零售额保持增长,吃类和穿类商品销售良好。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3%和9.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0.6%。

  随着市场供给能力不断优化提升以及品质生活与绿色环保理念增强,居民升级类和绿色商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8%、12.2%和8.3%。新能源汽车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超过500万辆,同比增长33.8%。

  五、城乡市场同步增长,乡村市场快于城镇

  前三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6410亿元,同比增长6.7%。伴随县域商业网络设施不断完善、物流效率持续提升、优质商品投放力度逐步加大,乡村市场销售较快恢复。前三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697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快于城镇0.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尽管消费市场持续稳定恢复,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居住类商品销售持续低迷,实体商贸经营主体经营压力仍待缓解。下阶段,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各项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市场供给体系逐步完善,消费新业态新热点不断培育壮大,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基础将进一步巩固。(作者系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 董礼华)

  翟善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加快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断拓展促投资政策空间,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5035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1—8月份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同比增长6.0%,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4%。

  一、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

  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增速比1—8月份和1—7月份分别加快0.3个和0.5个百分点,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1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38.1%,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24.3%,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20.4%。

  前三季度,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7%,增速比1—8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38.6%。

  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协调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8.3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3%,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比制造业投资高5.1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17.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8%。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8%,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比服务业投资高11.1个百分点。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38.8%,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25.3%。

  三、民间投资降幅收窄

  加快落实落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31条政策和28条举措,做好民间资本项目推介工作,民间投资降幅有所收窄。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降幅比1—8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1%,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增长17.7%,增速比1—8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4.5%,增速高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8.3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0%,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

  四、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较快增长

  持续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相关行业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2%,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1个百分点。其中,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3.3%,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2.1%,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6.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9%。

  前三季度,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9.2%。其中,清洁电力投资增长40.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2.9%。

  五、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

  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前三季度,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简称“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7.1个百分点;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比1—8月份提高10.8个百分点。

  下阶段,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政策举措,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持续巩固投资增长态势,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 翟善清)

  王萍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三季度持续好转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就业形势持续好转。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三季度就业形势进一步向好。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二季度持平,比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三季度正值暑期,受到气候炎热、灾害性天气较多、户外工作机会减少等季节性因素影响,若扣除季节因素,三季度就业形势在二季度基础上进一步向好。

  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下降。从三季度各月情况看,7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8月份为5.2%;9月份继续下降至5.0%,低于上年同月0.5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单月最低值。

  农民工就业持续改善。随着经济持续恢复,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回升,市场用工需求增加,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农民工就业形势不断改善。前三季度,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三季度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6%,比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从三季度各月情况看,7月份,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8%,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8月份为4.4%,是近年来月度较低水平。9月份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月0.8个百分点,仍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

  31个大城市就业形势好转。三季度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二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从三季度各月情况看,31个大城市三季度各月失业率延续年内持续下降趋势,7—9月连续三个月下降,分别为5.4%、5.3%和5.2%,9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月0.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平稳,重点群体保障有力,就业形势持续好转。下一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就业形势继续改善。(作者系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 王萍萍)

  肖宁: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消费支出加快恢复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消费支出加快恢复,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一、全国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经济持续恢复,特别是服务业较快增长,保障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快1.0和2.7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2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2.4和2.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1,比上年同期缩小0.06,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二、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长较快为居民增收提供主要支撑

  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74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名义增长)6.8%,快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0.5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和8.3%。服务业较快增长带动相关行业吸纳就业人数明显增加。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人数达到1877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04万人,增长2.8%;受从业时间增加等因素带动,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473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

  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受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经营形势恢复较好带动,居民经营净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64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快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0.4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和5.8%。其中,受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持续升温等因素带动,农村居民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6.0%。

  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45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1%和8.6%。随着三产就业机会增多,外出务工形势好转,农村居民家庭外出从业人员人均寄回带回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8.5%。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255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其中,土地流转继续有序推进,部分地区流转价格稳中有增,农村居民人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9.8%。

  三、居民消费支出加快恢复,服务性消费支出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随着经济持续好转,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需求稳步回暖,居民消费支出继续恢复。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3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快5.7和7.3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31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由上年同期的下降0.2%提高到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99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快4.7个百分点。

  从消费支出结构看,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快于消费支出平均增速。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16.4%,主要是旅游、演出、展览等文化娱乐场景持续快速恢复,带动文化娱乐支出增长41.8%;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5.0%,其中医疗器具及药品、医疗服务支出分别增长18.6%和13.7%;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1.3%,其中交通支出增长15.0%;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7.4%,主要是旅游市场火热,带动旅馆住宿费支出迅速增长。

  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在暑期出游热和文娱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下,在外饮食、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带动服务性消费支出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2%,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5.0个百分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1%,比上年同期上升2.0个百分点。(作者系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副司长 肖宁)

  王有捐:前三季度CPI平稳运行 PPI降幅趋于收窄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生产需求持续恢复,消费领域价格平稳运行,生产领域价格降幅总体趋于收窄。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1%。

  一、消费领域价格平稳运行

  CPI总体涨势趋缓。前三季度,全国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4%,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分月看,CPI同比前高后低。1月份,受春节效应等因素影响,CPI同比上涨2.1%;2月份,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叠加春节错月因素,同比涨幅回落至1.0%;3—6月份,国际能源价格持续回落,国内消费市场供应充足,CPI同比涨势逐月回落,6月份由涨转平;7—9月份,受国际能源价格上行、暑期旅游出行增加等因素影响,CPI环比连续3个月上涨,但由于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同比延续平稳态势。

  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食品中,薯类、鲜果、禽肉类、鸡蛋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上涨9.2%、6.0%、4.6%、2.5%和2.4%,涨幅比上半年均有所回落,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生猪产能充足,猪肉价格同比已连续5个月下降,前三季度平均下降6.8%,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淡水鱼、鲜菜、羊肉和牛肉价格降幅在2.4%—4.5%之间,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其他食品价格基本稳定。

  非食品价格涨幅稳定。前三季度,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半年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25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随着各类服务消费场景恢复,服务需求得到较好释放,带动服务价格有所回升。其中,居民旅游出行需求较旺,前三季度,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9.9%和9.3%,涨幅比上半年分别扩大1.3和2.2个百分点;飞机票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上涨18.0%和4.8%,涨幅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家政服务、教育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3%、1.3%和1.0%,涨幅比上半年均有所扩大。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9%,主要是能源价格下降带动。前三季度,能源价格同比下降3.4%,影响CPI下降约0.27个百分点,占工业消费品价格总降幅超九成。其中,汽、柴油价格分别下降7.1%和7.7%,降幅比上半年均有收窄。不含能源的其他工业品价格同比略降0.1%。

  核心CPI运行平稳。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与上半年相同,较为稳定。

  二、生产领域价格降幅趋于收窄

  PPI同比降幅总体趋于收窄。前三季度,全国PPI比上年同期下降3.1%,降幅与上半年相同。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1.6%,二季度下降4.5%,三季度下降3.3%,三季度比二季度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分月看,1—6月份,受国际原油等价格回落、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PPI环比除2、3月份持平外,其余月份降幅在0.4%—0.9%之间,同比降幅由1月份的0.8%逐月扩大至6月份的5.4%;7月份以来,随着国内政策效应不断累积,工业品需求逐步恢复,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7月份PPI环比降幅收窄至0.2%,8月份转为上涨0.2%,9月份继续上涨0.4%,同比降幅由7月份的4.4%逐月收窄至9月份的2.5%,PPI走势趋于改善。

  部分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价格上涨。前三季度,一些技术密集型行业价格同比上涨,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价格上涨4.9%,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价格上涨1.7%,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上涨0.9%,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上涨0.6%。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等消费品制造业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9%、1.0%、0.7%、0.7%。

  输入性价格传导影响国内石油、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波动。前三季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3.0%、9.8%、9.3%、4.5%,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1.46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近五成。三季度,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回升,带动石油相关行业价格月度同比降幅收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月度同比自8月份起转涨。

  煤炭、钢材、水泥等行业价格低位运行。前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10.5%;7月份以来,煤炭供求关系有所改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月度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前三季度,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钢材、水泥等建材需求相对偏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水泥制造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1.5%、14.9%。三季度,随着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等逐步显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7.5%,降幅较上半年明显收窄5.8个百分点。(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 王有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