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今年“五一”假期,在促消费、扩内需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下,各地文旅消费市场快速升温,假日消费多点开花,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与传统消费交织,人潮与商机互映,助燃了消费市场的火爆,展现了一幅假日经济生机勃勃的鲜活图景,进一步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强劲活力。
假日流动着的人口,迸发出源源不竭的商机。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过14.65亿人次,同比增长7.9%。无论是东南西北的长途游,还是周边城镇乡村的短途游,川流不息的游客,要么在目的地尽情游玩,要么在去旅游的路上。住宿、餐饮、购物等多种消费活动应接不暇,假日出游的辐射带动效应呈几何级数增长。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五一”假期,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另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从中可见,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显示出“五一”假日经济的蓬勃生机。
消费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吸流量、扩增量。这些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既能吸引八方来客,又能让游客尽情享受假日时光,实现游客度假休闲与商家开拓商机的双赢。今年“五一”假期,各地都“铆足了劲”,纷纷拿出招揽游客的“锦囊妙计”,突出当地特色,以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新场景解锁新玩法。在各大商圈,借势打造“上新”新趋势:首发、首秀、首展、首店齐上阵,音乐节、戏剧展演等文化体育活动密集举办,特色市集、特色美食推陈出新……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驻足体验消费新场景、新玩法带来的假日愉悦。
“科技+”释放消费新动能,进一步激活假日经济。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数字技术手段在消费提质升级中逐渐成为核心驱动要素,地位日益凸显。今年“五一”假期,各地掀起“科技+”体验热潮。AR、VR等增强了人机互动感,既让人亲身体会现代科技的魔力,又让人切实增强“科技+”的体验感,沉浸在现实与虚拟的转换中而流连忘返。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古代的名人名画可以“动”起来、“活”起来,让古人与今人跨越时空近距离交流,从而在古今交汇中沉浸式体验现代科技的新趋势、消费的新玩法。无人机扮靓夜空,机器人、机器狗“大行其道”,融合5G、数字光影等技术打造夜游场景,数字孪生技术将实体美景复刻至云端……“科技+新消费”引领消费新动向,满足了消费者求新、求变的消费需求,为假日经济注入新动能。
“中国游+中国购”双向奔赴,为假日经济增添新气象。今年“五一”假期,国人跨境游热潮涌动,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两成;入境游市场更是迎来强劲复苏,多地入境游订单量增幅超一倍。过境免签新政持续释放红利,各地通过延长停留时间、新增口岸、扩大活动区域三大核心政策调整,将过境旅客转化为消费增量。同时,扩大退税商店覆盖面、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上调现金退税限额等举措,吸引全球游客既到访中国、也购买中国货,让旅游与消费更紧密融合。这两项措施,激发了外国游客的“中国游+中国购”热情,进一步提升入境旅客在华消费力和购买力,也让各国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感受优质优价“中国制造”的巨大魅力。
“五一”假期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到处洋溢的浓郁假日氛围,更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