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旅游让生活更美好|太原宝藏地 森林绿盎然

  神奇的雨林、可爱的“多肉”、优雅的兰花……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走进太原植物园都能看到百花盛开,绿意盎然的美景。已经在太原植物园工作多年的李玉荣忙碌之余,总爱站在观景平台上远望西山,对这里的变化,她感触良多:“以前的西山没这么漂亮,植物园这里更是很多小煤场,家里经常是一层灰。”如今,不仅西山更绿了,河水变清了,李玉荣和附近的村民还能来植物园打工,在家门口挣钱。

  不知不觉间,太原市民发现身边的树越来越多,花越来越美,城在林中、房在景中、人在画中,“诗与远方”近在眼前……

万亩生态园 王韵菲 摄

  高位推动 华丽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依托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投身于共和国蓬勃发展的洪流中。但“一煤独大”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山体破坏、林草稀疏,空气浑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和期望与日俱增。

  人民的心声就是奋斗的方向。“十三五”以来,太原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年均新增10万亩的速度实现了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特别是从2020年伊始,太原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殷殷嘱托,统筹治山、治水,联动治气、治城,举全市之力、集百姓之智、聚万众之心,着力打造国家森林城市。仅用3年时间,累计实施各类营造林107.99万亩,森林质量提升42.48万亩,通道绿化533.2公里,村庄绿化491个,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1.13万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40项、16万亩,实现了由艰难探索到全方位高质量推进的华丽转变,为系统性建设森林城市提供了太原路径、树立了山西样板。

  今天的太原,林山相依、林水相伴、林田相间、林路相绕、林村相映、林城相衬,市民尽享生态福利;爱绿植绿护绿的生态意识深入人心,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绿色理念蔚然成风;山如黛染、水似碧玉、蓝天常在、城入画屏的锦绣盛景正在徐徐呈现。

王家山森林运动公园 李学军 摄
五龙城郊森林公园 牛利敏 摄

  构筑屏障 擦亮底色

  入伏以后,天虽炎热,但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们热情不减。每天清晨,不少骑行爱好者从市区出发,沿东山旅游公路盘山而上,到达王家山森林运动公园。“有时候用不了一个小时,沿途风景太美了。”已70多岁的张先生精神头十足,他是这里的常客。

  “当时的王家山是太原城市建设挖土的填埋场,堆积的黄土体积达1500万立方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绿化科科长温祺说。

  2020年春天,杏花岭区决定对王家山黄土填埋场实施生态综合治理改造,根据立地条件,创新性地采用台阶式的整地方式,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土坡的坡度,创造出了绿化空间,栽种各类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近60个品种47万株,建起了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健身步道,成为一座集休闲旅游、运动康养、教育实践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近年来,我市东西两山,先后建成30处各具特色的城郊森林公园,累计开展生态修复1万余亩,造林超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超40%,该成功经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大会等平台向国际分享,并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筑牢近郊百万亩森林围城景观格局的同时,大力推进荒山造林、提档升级、森林抚育和未成林地管护等工程建设,短短几年再造西北部远郊百万亩生态屏障,在两座绿色长城的深度庇护下,城市周边的含绿量、含氧量得到极大提升。

慕云山生态保护修复 李学军 摄

  生态修复 绿染并州

  距离太原市区30余公里的尖草坪区柏板乡镇城村西北的慕云山,曾经因石料开采满目疮痍,如今绿意正浓,焕发着勃勃生机。

  这里被列为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在修复慕云山时,工人们先是将接近90度的立面削减至60度以下,为绿化提供空间,然后从上到下铺设多层防护网固定土壤。对于矿坑,只能选择难度最大的拉土回填方式实施绿化。治理后的慕云山新增绿化面积103.43公顷,栽植各类树木14.13万株,坡面喷播绿化面积15.7公顷,经过几年的生态恢复,已满山苍翠。

  如同慕云山生态修复这样的“硬骨头”太原还不少,南部的天龙天生态修复治理、汾河四期工程建设等,但再硬也都被太原人“啃”下来了。

  现在,太原规划的“一核、两脉、三圈、四极”已逐步实现。

  一核为以太原市中心城市核心区生态景观建设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主核。在这一核上,重点推进中心城区景观建设。两脉,一是我市东、西、北山形成的山脉,也是绿化造林重点建设工程的骨干动脉,在中心城区外围形成生态保护屏障;二是汾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水脉,通过在水脉中开展的水系绿化等工程,构建生态连通的廊道,形成各个重要节点的网状支撑,构成串联网络。三圈,城郊森林公园城市生活生态圈、近郊平原及丘陵休闲生态圈、远郊山区防护屏障生态圈,通过防护林体系构建、生态环境的修复等,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管理,打造太原的自然屏障。四极,以4县市(娄烦、古交、阳曲、清徐)城区形成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四极。

  今年,我市又打响了“三北”六期攻坚战,参与太行山(山西段东南部)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山西省太原市吕梁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山西省太原市林草湿荒一体化修复保护项目。

  未来,太原这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生态福地,将继续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赶考的拼搏姿态,朝着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太原,一路逐梦、勇毅前行,不断续写出更多绿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