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024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大会在太原举办,山西与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广东等兄弟省市共同启动“畅游中国 幸福生活”文旅推广共创计划。同时,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3条主题线路及1条8日游“重走西游土木华章山西古建自驾游线路”。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近年来,随着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山西古建也愈加成为外界了解山西、认识山西的重要窗口。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山西旅游的核心资源就是文化,而这些文化又镌刻在了这一座又一座立体的古建中。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山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四,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南禅寺、广仁王庙均在山西;五代至元代木构建筑515处,约占全国总数的82.4%。
有着丰富古建资源的山西,该如何加大保护力度,创新文旅业态,探索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新路径?记者进行了走访。
保护
不破坏文物的历史信息,把人为干扰降到最低
古建筑、古文物,特点之一是不能再造。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文物古迹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如何修复、保护?既要有共识,更得有行动。
“钟楼街主街的100、120号民居,说书楼,民国日报社,毡房巷门楼等5处历史遗存建筑,均是在拆除过程中排查发现并加以保护的。”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蒲净参与了钟楼街规划、修复的全过程,他介绍说,钟楼街的修复,不仅没有拆一处老建筑,而且原汁原味修缮了一批存在于老太原人记忆中的老建筑。“在位置准确、史料清晰且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我们原址原貌复建了钟楼、按察司牌楼两处明代标志性建筑;根据历史信息和影像资料,通过立面改造或拆除重建的方式,复原了共和市场门楼、大中市场门楼,以及大宁堂、乾和祥、开明照相馆等一大批民国建筑,总计修复传统风貌32处。”
夜晚的钟楼街人来人往。人民网 卢鹏宇摄
“古建修复要有敬畏之心。”同样参与钟楼街改造的山西华夏营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荀建在一线工作30余年,“以前,古街古城的修建大都是整体搬迁,而今,修旧如旧是主流。”
在荀建看来,古建好似一个盛放故事的容器,青砖黛瓦、亭台楼阁只是外观之形,而其所传承的历史文化才是古建之“魂”。
文化让建筑变得鲜活。应县木塔,彰显着辽代古建匠师的聪明才智和高超创意;乔家大院,诉说着明清晋商文化的艰辛与富庶;张壁古堡,参悟着先人地域人居空间的思索与哲学……
“不破坏文物的历史信息,把人为干扰降到最低。”荀建说,只有按照原来的规制修复,才能让更多的古建穿越历史的尘封,焕发出原有的光芒。
塑魂
传统文化需适应拟人化、IP化的发展趋势
游山西就不得不提平遥古城。凭借连续23年的国际摄影展,这座有着2800余年历史的古城早已蜚声海内外。
在创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智能化的今天,全国保存最完整、有原住居民居住的活态古城平遥,该如何深挖内涵、传承精髓,讲好一方水土的故事,让古建成为具有辨识度的地域文化标识和公众集体记忆?
“传统文化如果想获得年轻人的青睐,需适应拟人化、IP化的发展趋势。”平遥古城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宋日晨认为,古建古城应该可听、可看、可感、可知,将已有资源纳入整体叙事体系。
《又见平遥》剧照。 平遥县委宣传部供图
“平遥人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 大型实景演艺《又见平遥》一句掷地有声的台词,把平遥古城深深印在了游客心里。该剧通过“镖师洗浴”“灵魂回家”“大院选妻”“面舞”等精彩片段,以创新的“行走式”观演模式、“穿越感”的情境体验,带游客沉浸式感受平遥人的仁德、山西人的道义……从现在的平遥,一路看到古代的晋商。
在文化、科技的赋能下,古建古村、古街古城不再是单一的旅游景区,而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艺术创作。
以“又见云冈”为主题的大型实景时装秀现场。 云冈研究院供图
以“又见云冈”为主题的大型实景时装秀将石窟之美化入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服饰之中。
“时装走秀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语’。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放在云冈石窟前尤为合适。因此,当一场历史人文表达浓缩在一件件或沉甸或飘逸的服饰中,就能够非常好地契合‘对话’的创作意图。”实景秀表演部分的导演赵以说。
赋能
根据自身特色和资源禀赋,制定不同发展策略
“喜镇千载,一脉相承,有凤出阁,不忘亲恩……”锣鼓声中,新娘身穿红袍,头梳发髻,一场仿古的出阁礼正在举行。
“喜镇苏庄”举办集体婚礼。文环摄
走进晋城高平市河西镇的苏庄村,红楹联、红灯笼、红标牌……目之所及,飞檐翘角,明清古建,处处见喜。
依靠当地连理树的传说和传统建筑,苏庄村解锁了传统与时尚、古典与流行的搭配:聘请专业团队,依据原始古建风貌,对古建院落进行规划修缮,账房院、油坊院、东华堂院一一复现;挖掘历史民俗,开发“喜镇苏庄”品牌,主打“喜”文化,提供参观游览、婚俗体验、住宿休闲等多种服务,展现当地传统文化。
《小二黑结婚》实景剧演出现场。王剑摄
夜晚,随着红灯笼亮起,《小二黑结婚》上演,四合院成了沉浸式演出的天然舞台。
“喜镇苏庄”的蓬勃生机,是山西古建保护利用的一个缩影。在山西,许多古建都根据其自身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策略:
晋中后沟古村布局研学写生基地,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回村入驻;
长治奥治村建设木雕博物馆,让游客领略明清时期木雕花板的艺术魅力;
…………
如今,坐落于“表里山河”的一座座古建已不止于传统的守望,而与千行百业彼此交融、互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