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真理之炬,育时代新人。我市牢记“育新人”使命任务,于2017年发出“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倡议。多年来,在选树最美时代新人过程中,我市坚持“导方向、打底色、聚能量、立标杆、展形象”,确立起平凡劳动者奋斗新时代的价值坐标。全市涌现出一大批立足本职、诚实劳动、踏实奋斗、勇敢追梦的最美时代新人,在传播新思想、创造新生活、引领新风尚中不断激励太原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凝聚起强大奋斗力量。
幸福源自奋斗
十年前,已经身为京东副总裁的滕红梅,毅然决然放弃北京工作,只身来到太原,与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创办了“乐村淘”电商平台,致力于解决农民买难和卖难两大难题。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滕红梅的团队在技术和服务模式方面大胆创新,为农户群体探索新型电商精准脱贫模式。“十三五”时期,“乐村淘”直接服务国家级脱贫县398个,累计培训10余万人次,带动110余万农民创业就业。平台农产品销售额累计超过100亿元,在她的带领下,10万贫困户脱贫。
时至今日,“乐村淘”覆盖全国26个省份、1035个县、12万个村。他们打造的汾阳项目成为全省第一个整县推进的数字乡村项目。出色的工作业绩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央视等媒体多次对其创新扶贫模式进行报道,滕红梅个人也成为市政协委员。
2023年,投资2.2亿元的“乐村淘”乡村振兴数智产业园奠基开工,滕红梅和“乐村淘”正朝着全国最大乡村数字产业集群的目标努力前行。
冯骏是一名财政评审一线的工作者,是一名好学上进、勇于攀登的“90后”小伙儿。近5年来,他荣获太原市劳动竞赛个人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同时考取了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师、审计师、统计师以及银行中级职业资格,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冯八师”。
“工作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冯骏说,财政评审不是一个孤立的专业,而是多专业的融合,所以自己必须做到既要“一招精”,也要“百招会”。
学习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今年是冯骏进入市投资和预算评审中心的第8年,他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身为一名财政评审人,我会记好财政这本大账;身为一名基层会计人,我会记好财务这本小账。”冯骏说,自己是走在攀登路上的财政评审人,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奋斗。
成功在于坚守
从大学期间一个人单打独斗尝试创业,到企业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七省,“80后”企业家顾德龙用15年时间坚守一份梦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顾德龙是世纪启航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企业创办之初,他就一直坚持大胆起用年轻力量,让青年团队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发展后劲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当前,该集团有“90后”员工450人,占比81%,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员工70余人。
作为一家本土民营教育企业,世纪启航的发展,得益于一支年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更得益于在创新之路上的不懈攀登。目前,世纪启航不仅在山西省内11个市设有分支机构,同时还在呼和浩特、西安、石家庄、银川等地设有分公司。遍布各地的分支机构,给世纪启航那些追逐梦想的年轻员工们打造了无限广阔的奋斗平台。
2023年4月19日晚,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华夏剧场,迎来了太原秧歌《刘三推车》的汇报演出。这是李博坚守5年的结果。
李博就职于晋源区文化馆,2018年起开始对太原秧歌这一濒危剧种进行整理、发掘和创作。为了更好地恢复传统剧目,他深入晋源区多个乡村进行历史剧目及音乐的调查。
“在众多剧目中,最难恢复的就是在1958年全国第二届歌舞小戏汇演上摘得金奖的《刘三推车》。”李博介绍,《刘三推车》已绝迹舞台多年,留下的只有一份由寒声先生改编后的剧本、一张剧照和7个曲谱,而能演这出戏的老艺人都已过世。
李博说,演出《刘三推车》片段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要复排《刘三推车》全剧,同时将改编过的《捣米》进行再发掘,在保留原先经典动作的基础上,增加这一歌舞小戏的可看性,继续为太原秧歌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平凡孕育伟大
顶烈日、战雨雪、走泥泞、披风霜,作为新时代的市政人,张强已经在施工建设一线奋战了20个春秋。
从测量仪器的维护、架设到如何根据坐标测出精准的数据,从繁杂的数据处理分析到如何形成详细的测量报告,张强坚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一一记录,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运用。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至今日,张强记录的各类施工日志达40余万字。
“我希望在同事眼里的经理,从来就不是办公室里的指挥官,‘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才是我们市政人应有的本色。”晴天的时候,他会定期前往每个施工点,仔细查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碰到雨天,他就撑把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到工地上转转,瞅瞅工人住的地方是否漏雨,瞧瞧支架下面有没有积水。
“伟大的事业总是源于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努力。”张强说,未来,他的脚步不会停歇,他将继续奋斗在工程建设一线,为三晋大地添新路、筑新颜。
绳索、铁笼、木炭,这些普通道具在孙梓朝手中变成了带有魔力的“风火轮”,上下翻飞、左右转动,前后相连、连绵不断,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一时间,黑暗中星火散若花瓣,金光四溢。
1999年出生的孙梓朝在风火流星第二代传承人、舅爷爷聂连富的影响下,9岁时便开始学习这项技艺。“持”“咬”“飞”“转”,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练习才能把各种花样融会贯通。
作为年龄最小的风火流星传承人,为了推动风火流星的创新性发展,孙梓朝坚持在“90后”和“00后”群体中,结合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推广这一技艺。
从学艺到精艺,从守艺到兴艺,15年来,孙梓朝一直在为风火流星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努力。“我们现在正加大对风火流星道具的创新,力争用科技的力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让风火流星舞动得更加绚烂,让自己的青春在非遗传承中绽放光彩。”孙梓朝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