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还绿于民 “三晋第一街”再提质

灌木、油松、白皮松……绿幕之中、楼阁为景,拾级而上、繁花为伴……夏末秋初,微风裹挟着凉爽轻盈拂面,或打卡拍照、或小坐闲谈,各得其乐。

迎泽大街和解放路东南角的口袋公园。人民网 记者王帆摄

迎泽大街和解放路东南角的口袋公园。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快来,和妈妈一起拍张照!”市民郭海丽呼唤不远处的儿子一起合影,镜头中,“迎泽公园”四个金色的大字格外醒目。

“原本是封闭的,仅有一些灌木;现在,不仅增添了坐凳,植物的种类也更多了。”郭海丽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迎泽大街承载着她太多的回忆。

航拍迎泽大街。人民网 记者王帆摄

航拍迎泽大街。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贯穿东西,承载了历史印记,也见证了城市发展。始建于1955年的迎泽大街,2007年,在距建成50余年后,迎来了首次全线改造升级,将原有的车道扩至宽敞的8车道。

而今,迎泽大街迎来又一次提升改造,并于9月11日上午正式通车。在“三晋第一街”形象充分展示的基础上,此次改造更突出省会气质和窗口形象,打造一流的城市会客厅。

技术赋能 夯实提升改造基石

“大桥经过多年运行,在车辆荷载、雨雪侵蚀、低温冻胀等相互作用下,部分混凝土箱梁出现裂缝、混凝土破损等问题。”

太原市政桥梁管理所所长张立强认为,道路提升改造,是使城市韧性不断增强的动态过程,迎泽大桥是此次提升改造的难点之一。

桥梁维护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通过对桥梁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数据进行收集,可以全面了解桥梁的基准状态和动态运维情况。

6月上旬,迎泽大桥桥面铺装层拆除后,技术中心选用高速影像全站扫描仪,对迎泽大桥进行结构层精确扫描建模,数据精度达到2毫米以内。

迎泽大桥夜景。人民网记者王帆摄

迎泽大桥夜景。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数据精准了,我们的工作才能更有针对性。”张立强表示,对承载力和刚度不足的桥跨进行粘贴碳纤维布处理,增加结构刚度及承载能力;采用“防水钢纤维混凝土+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高弹改性沥青(SMA-13)”的全新桥面铺装进行削峰填谷,减少起伏,改善行车平顺性;更换伸缩缝,采用多向变位梳齿板伸缩缝,降低噪音。

“减少起伏”“降低噪音”……采访中,为了将道路改造提升做到更好,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高清摄像头,施工场景实时上传到会议室的高清大屏上。”太原市政设施整治改造所党支部书记、所长费翔介绍,此次迎泽大街改造已综合利用无人机自动化巡检、数字化交底、激光雷达扫描、高清影像AI巡视等多项行业新技术。

施工前,技术中心结合千峰路泵站、太忻大道、兴华街建设改造等项目的实践经验,部署了一台测绘无人机,每天三次自动巡检,该技术也是省内市政工程中的首次应用。

施工中,数字化、无纸化技术安全交底得到进一步推广实践,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后直接阅读相关信息,进一步提升工程整体管理水平。

迎泽大街红绿灯改造。人民网 记者王帆摄

迎泽大街红绿灯改造。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有了数据的支撑,道路提升也更为精准。路中设置二次过街实体安全岛;交叉口转弯半径不断优化;对文兴路、桃园路、新建路等平交路口进行渠化设计,对道路路面进行了重新敷设;对建设路(迎泽南街—五一东街)、柳巷(迎泽大街—开化寺街)等相交道路进行了管网完善和路面维修改造。

还绿于民 口袋公园“装起”幸福

城市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生产之外,还有生活。采访中,园林工作人员无一例外提到了:“还绿于民”。一个“还”字,意蕴深远,这也是当地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体现。

“以前,灌木丛到马路牙子就这么一小块地上,空间特别小。”李爱明家住粮食局宿舍,亲眼见证了自家楼前这块空地的“游园”变迁。

城市“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一般指规模较小的城市绿色宽敞空间,可有效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随着旧有灌木的移除,石制桌椅的增添,路边的休闲区向内延伸,和隔壁的休闲区连接起来,加之古风古韵的小品设计,好似苏州园林。”李爱明指向面前的“口袋公园”:“足足有原来的2-3倍大。”

迎泽大街景观小品。人民网 记者王帆摄

迎泽大街景观小品。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太原市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所长阎敏介绍,早在设计阶段,就力争将街头“口袋公园”的各项建设最大化、最优化,让市民窗前看绿、出门游园、抬头赏花。

——不同路口节点、地铁出入口根据场地需求和文化属性进行差异化设计,在节点空间打造多层次、多维度、多体验、多样化的复合性绿地,满足行政、办公、商业、休闲、教育等街道元素的需求;

——通过精心规划,增设休憩设施、雕塑小品及互动装置,增加空间活跃性,重焕街道活力,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并紧密链接周围居民生活圈。

截至目前,迎泽大街全线节点新建焕新口袋游园共38处;增设石桌石凳55组、围树坐凳103组、弧形条石坐凳414米,儿童游乐设施2组;新增活动空间铺装面积4.48万平方米,城市的街角活力不断被激活。

无论是公园还是广场,绿植花卉都是其生命力的核心所在。

一步一景。人民网记者王帆摄

一步一景。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装扮时令花卉,打造多彩景观。太原市道路绿化养管中心副主任陈万兴表示,此次改造升级采用了大花海棠、非洲凤仙、孔雀草等,因地制宜栽植月季,实现“三季有花”。

框架不改,绿线不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迎泽大街改造升级尽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乔木,现有国槐、白蜡、银杏848株保留率达93.5%。

“能留尽留。”太原市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静说道,对确需移植的树木一一编号,均移植至绿地、公园和道路,并对成活率、使用效果、养护管理进行跟踪考核。

新增人非带外侧绿带。人民网 记者王帆摄

新增人非带外侧绿带。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此次改造还新增了人非带的外侧绿带,随着树木的一天天长大,绿意葱茏的林荫大道指日可待。

老街新韵 一步一景文化浸润

“迎泽门”图样、“迎泽大街”字样,随处可见。人民网记者王帆摄

“迎泽门”图样、“迎泽大街”字样,随处可见。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烈石寒泉、汾河晚渡、双塔凌霄、巽水烟波……沿着迎泽大桥,汉白玉栏杆上雕刻着“古晋阳八景”,展现了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顺桥向东,统一色调的公交车站、地铁站不仅是站点,同时还是便民的风雨廊和夜间照明点,站牌上“迎泽门”的图样格外醒目。

人行道上,相较于传统的面包砖,花岗岩人行道砖更加厚实坚固,独具匠心的“迎泽大街”在石砖上描画精细。

……

“迎泽”这一称呼,最早来自“迎泽门”,“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歌曲颂扬了馥郁的南风吹来了温暖和雨泽,养育了万物,使民生富裕,故名“迎泽”。

在太原市的城市版图中,迎泽大街作为“三晋第一街”,不仅是城市的交通动脉,更是城市文化与记忆的承载者。而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地处迎泽大街东端的火车站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功能。

“铺装采用红色花岗岩,构成山西的‘山’字形,连接出入站口及主要的人行出入口,同时寓意红毯迎宾,引导人流的同时,又彰显了山西的热情好客。”陈万兴介绍,此次迎泽大街改造提升,文化品质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新设“山”形景墙,线条简约流畅,香槟金的外框搭配米黄色的镂空板,构建出切合山西形象的门户景墙;底部水波纹状的蓝色亚克力板象征山西的母亲河——汾河,青山绿水重峦叠嶂;一侧的草坪中,层叠的石材铺砌图案意为祥云。“山”“水”“云”整体构成了山西好风光的缩影。

见证了太原发展变迁的迎泽大街,不仅是太原的中心轴、交通廊,如今,更是当地的风貌带和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