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盛唐建筑记忆展在纯阳宫开幕

  本报讯(记者王荔)1月10日上午,“盛唐遗韵——中国盛唐建筑记忆展”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纯阳宫)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山西、陕西和河南多家博物馆的珍藏级唐代建筑构件,其中多件展品系首次组合展出。另外,近年晋阳古城建筑考古新发现,以及南禅寺修缮替换下来的原构件等,也是本次展览的亮点。
  本次展览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大唐三都”,以长安、洛阳、太原三座唐代都城为核心,通过复原模型、历史图片和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昔日辉煌。第二单元“大唐遗珠”,聚焦中国仅存的南禅寺、佛光寺、广仁王庙等几座唐代木构建筑,展示其独特风格和精湛工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3D打印技术复制的佛光寺彩塑供养菩萨像,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唐代雕塑艺术的魅力。第三单元“盛世风华”,则通过互动游戏和打卡体验等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盛唐文化氛围。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其建筑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优秀传统,又广泛吸收并融合了外来建筑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本次展览策展人、山西省古建院副研究馆员李晓霞介绍说。
  此次展览由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洛阳博物馆、西安市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和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共同协办,将持续至今年4月。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建造于唐代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的常阳天尊像。该文物高2.66米,是200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中的文物之一。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建造于唐代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的常阳天尊像。该文物高2.66米,是200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中的文物之一。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唐代佛光寺彩塑供养菩萨像。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唐代佛教造像。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唐代大明宫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石刻飞兽。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唐代晋阳古城出土的建筑构件——戗兽。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唐代洛阳城出土的建筑构件——瓦当。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盛唐遗韵——中国盛唐建筑记忆展”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纯阳宫)开幕

  此次展览通过“大唐三都”“大唐遗珠”“盛世风华”三个单元向公众展示盛唐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历史底蕴,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4月。

  “盛唐遗韵——中国盛唐建筑记忆展”开幕式。(冯宇 摄)

  此次展览汇集山西、陕西和河南多家博物馆珍藏的唐代建筑构件,多件展品首次组合展出。(冯宇 摄)

  游客参观展览。(冯宇 摄)

  通过3D打印技术的复制,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唐代雕塑艺术的魅力。(冯宇 摄)

  讲解员为观众讲解盛唐时期建筑的独特魅力及展览背后的设计理念。(冯宇 摄)

  游客欣赏唐代雕塑艺术。(冯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