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建造于唐代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的常阳天尊像。该文物高2.66米,是200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中的文物之一。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建造于唐代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的常阳天尊像。该文物高2.66米,是200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中的文物之一。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唐代佛光寺彩塑供养菩萨像。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唐代佛教造像。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唐代大明宫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石刻飞兽。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唐代晋阳古城出土的建筑构件——戗兽。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参观唐代洛阳城出土的建筑构件——瓦当。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月10日,“盛唐遗韵——中国盛唐建筑记忆展”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纯阳宫)开幕。
此次展览通过“大唐三都”“大唐遗珠”“盛世风华”三个单元向公众展示盛唐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历史底蕴,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4月。
“盛唐遗韵——中国盛唐建筑记忆展”开幕式。(冯宇 摄)
此次展览汇集山西、陕西和河南多家博物馆珍藏的唐代建筑构件,多件展品首次组合展出。(冯宇 摄)
游客参观展览。(冯宇 摄)
通过3D打印技术的复制,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唐代雕塑艺术的魅力。(冯宇 摄)
讲解员为观众讲解盛唐时期建筑的独特魅力及展览背后的设计理念。(冯宇 摄)
游客欣赏唐代雕塑艺术。(冯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