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洁 熊 悦
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至此,国有六大行2024年度“成绩单”均已揭晓。
整体来看,2024年,国有六大行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均衡,资产质量稳定向好。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六家银行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合计14014.29亿元;其中四家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
2024年,国有六大行的资产规模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工商银行的资产规模依旧居首,较上年末增长9.2%至48.82万亿元。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均超40万亿元,分别为43.24万亿元、40.57万亿元。中国银行资产规模首次突破35万亿元。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分别增长8.64%、5.98%,达到17.08万亿元、14.9万亿元。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宇宙行”工商银行仍稳坐头把交椅。2024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658.63亿元,同比增长0.5%。建设银行紧随其后,报告期内,该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8%至3355.77亿元。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去年归母净利润均超2300亿元,分别为2820.83亿元、2378.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0%、2.56%。
在营业收入方面,农业银行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30%至7105.55亿元。邮储银行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位列第二,同比增长1.83%至3487.75亿元。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去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6%、0.87%,达到6300.90亿元、2598.26亿元。
国有六大行2024年全年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稳健审慎发展步伐更稳,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基本稳定。有五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2023年末有所下降。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9%;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5%,下降0.02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0%,下降0.03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1%,下降0.02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为1.34%,分别下降0.02个百分点、0.03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4年末,6家银行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其中,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上升1.74个百分点、1.05个百分点、1.02个百分点,为19.69%、18.19%、18.76%;交通银行资本充足率上升0.75个百分点,为16.02%;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上升0.29个百分点,为19.39%;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上升0.21个百分点,为14.44%。
此外,国有六大行均拟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利。其中,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发1.646元(含税),派息总额约586.64亿元;农业银行拟每10股派发1.255元(含税),合计439.23亿元(含税);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发1.216元(税前);建设银行拟每股派发0.206元(含税),股息总额约515.02亿元;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发1.139元(含税),派发现金股利总额约112.94亿元(含税);交通银行拟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197元(含税),共分配现金股利146.30亿元。
截至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数据显示,2024年六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过1.4万亿元,资产质量实现稳中向好。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表示,对宏观经济回稳向好有信心,将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综合施策推动净息差变化在合理区间内边际趋稳。
健全利息净收入管理机制
2024年全年,六家国有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5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超过1.4万亿元。这些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均较2023年实现正增长。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218.03亿元、7105.55亿元、6300.90亿元、7501.51亿元、2598.26亿元、3487.75亿元。
同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658.63亿元、2820.83亿元、2378.41亿元、3355.77亿元、935.86亿元、864.79亿元。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居前,分别为4.7%、2.56%。
在低利率环境中,商业银行近年来普遍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息净收入承压的问题。对此,多家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提出,通过主动适应利率变化来稳定利息收入、多措并举拓宽非息收入来源等方式缓解息差压力。
例如,工商银行表示,2024年该行进一步健全利息净收入管理机制。贷款端,着力夯实信贷储备,坚持风险定价并不断强化差异化分层定价;存款端,打造“大中小微个”相协调的客户生态,积极响应利率自律倡议,筑牢存款持续稳健增长基础;投资端,匹配市场发行节奏加大投资力度,优化券种结构配置,平衡投资规模、利率水平与期限结构,保持合理的投资组合收益水平。
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4年,六家国有大行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同时,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做好五篇大文章方面,工商银行表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3.1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农业银行表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4.97万亿元,增速为22.9%。中国银行表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42万亿元,近三年累计增幅81%,民营企业有贷户近三年累计增幅88%。
谈及下一步服务民营企业发力点,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将重点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完善全球多币种汇率保值方案,量身定制全球现金管理服务方案,落实帮扶支持及收费减免等政策,助力企业管控风险和提升资金集约化运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