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集团计划「打包」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等资产,引起海内外的强烈质疑和反对。但各界至今并没有看到相关企业果断停止交易,反而一方面拒绝作出任何正面回应,另一方面在媒体上散布各种混淆视听的消息。本港多名政界人士批评长和执迷不悟,警告若是坚持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后果将十分严重,奉劝长和回到正轨,不要再玩弄伎俩,回头是岸。 \大公报记者龚学鸣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批评,长和集团宣布计划出售旗下全球大部分港口业务一事过去了一个多月,然而长和官方从未正面回应事件,反而一直放烟雾弹,不断有小道消息传出,或称将改由意大利财团接手交易,可谓执迷不悟。这种玩弄伎俩的拖延态度,对国家在贸易、航运等领域的伤害更大。
奉劝长和勿做伤害国家的事
陈勇表示,美国近期炮制所谓「中国控制巴拿马运河」的谎言,甚至恶毒攻击中方,不过是为其控制运河制造借口,推进扩张「门罗主义」美国霸权。结合最近的贸易战,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跪低」,不仅伤害民族感情,还会断送自己的基业,相信长和未来的经营也会受到美方打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早前宣布依法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审查,陈勇强调,既然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展开调查,就一定会追究到底。他重申,只有依靠国家才可以应对危机,一间企业即使拥有再多财富,没有国家作为后盾,这些财富也终将被霸权掠走。奉劝长和回到正轨,不要做伤害香港和国家的事。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楼家强强调,国家法治体系始终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法律合规是企业经营不可逾越的底线,突破法律红线的「机会主义行为」将引发严重的负面影响。当今环球局势复杂多变,企业经营必须要更清醒认识和履行「资本无国界,但企业有祖国」的基本原则。以巴拿马港口交易事件为鉴,正是因其涉及「不可逆转主权属性」、物流枢纽控制权等战略要素,这绝非单纯的商业往来。此事也再次警示企业在全球化运营中必须建立系统性合规体系,不忘大义大节,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
商业力量与国家命运始终交织
楼家强认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港口交易进行审查,这正是对市场主体的深切保护。 「商道无疆,责任有界」的治理哲学,是百年变局中新的时代内涵。商业史反覆证明:缺乏国家支撑的大企业注定脆弱。当前我国推进的《反制裁法》与《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实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制度护栏,将企业命运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时代洪流中成为「时代建设者」。历史从不怜悯短视者,商业力量与国家命运始终交织。在民族复兴的战略机遇期,企业家需要建立「大历史观」,将创新动能注入国家核心利益领域,将企业DNA与国家发展深度融合,方能在时代洪流中锚定价值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