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事关婚姻、住房、食品安全……速览五月新规

中国网4月29日讯 (记者 彭瑶)婚姻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七日内有权请求经营者返还预付款本金……5月起,这批新规开始施行。

婚姻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将自5月10日起施行。新条例明确,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婚姻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深化婚姻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的便利性。

四层以上新建住宅要设电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提供指导,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规范指出,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应低于3米,最高入户层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或最高入户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9米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新规范提高了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要求空调室外机安装在专用平台等。

对外国以知识产权纠纷为借口的歧视可依法反制

《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自5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国外知识产权信息查询服务和预警,健全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指导工作机构和工作规程,为纠纷处理提供应对指导和维权援助。对外国国家以知识产权纠纷为借口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对我国公民、组织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法采取相应反制和限制措施。

鼓励从业者积极举报食安违法违规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将于5月正式上线。开通该系统旨在进一步畅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用餐单位内部举报渠道,鼓励引导食品从业者及相关人员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售后服务组织及其服务人员要求

新版《消费品售后服务方法与要求》(GB/T 18760—2025)国家标准自5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进一步强化了生产者、销售者、授权服务商等售后服务组织及其服务人员的要求,补充了配送、延保、回收等售后服务类型以及基于网络化、数字化的售后服务方法,进一步强化了有关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的要求。

解决预付式消费领域卷款跑路、霸王条款等问题

今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施行,重点解决预付式消费领域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等问题。《解释》规定,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七日内有权请求经营者返还预付款本金,但同时规定了例外情形:消费者订立预付式消费合同时已获得过相同商品或者服务的,不能七日无理由退款。

不得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自5月1日起开始施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从多个方面作了系统性规定,以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方面的合法权益,并对妇女权益保护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明确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户无男性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相衔接,规定了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禁止保险公司开发5年期以下的万能险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自5月1日起实施。《通知》明确,禁止保险公司开发5年期以下的万能险,提出强化集中度监管和非标投资监管,对万能险资金运用从严设置上限;强化关联交易监管,禁止通过多层嵌套、通道业务等方式开展不当关联交易。同时,将针对万能险销售不规范问题,制定万能险销售“负面清单”。

让非法社会组织无所遁形

民政部公布的新修的《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新办法明确,非法社会组织包括三种情形: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社会团体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被撤销登记、吊销登记证书后继续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实施管理、尚达不到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以及其他依法无需进行登记的组织不属于非法社会组织。

处理超千万用户信息的主体每两年开展一次审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首次将企业合规审计从原则性要求细化为可操作的制度框架,为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具体情形和方式方法等提供明确指引,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办法》,企业需建立周期性审计机制,处理超千万用户信息的主体须每两年开展一次审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开展私募基金风险监测预警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将于5月19日起施行。《规定》明确将网络和信息安全、投资者保护、诚信监督和约束等事项纳入日常检查事项。《规定》规范派出机构在涉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数据报送、检查、预警和处置等职责;扩大需核查的预警信息、风险线索的来源范围;完善派出机构对于终止上市公司的风险应急处置、信息通报共享、持续监管机制;优化私募基金风险处置机制,要求派出机构开展风险监测预警,按照有关规定加强与地方人民政府在监管、风险处置等方面的协作。

中瑙(鲁)互免持特定类别护照人员签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瑙鲁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持特定类别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自5月1日起生效。根据协定,持有效的中国外交、公务及公务普通护照和持有效的瑙鲁总统、外交及官员护照公民,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