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大市、著名侨乡,2023年锚定GDP目标6.5%后,泉州如何跑出加速度、更高质量发展?在泉州两会这个观察泉州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成为关注的焦点。
今年新增36名招商大使列席大会。陈起拓摄
在今年两会上,泉州市首次邀请“招商大使”全程列席,为当地招商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成为会场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1月7日开幕的泉州两会传出消息:2023年,力争签约落地20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全年实现新签招商项目投资总额1万亿元。这一数据出来,众多代表委员们直呼“太提气”了。泉州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招商引资,它是实现“6.5%”的重要支撑。
“企业是今天,项目是明天,招商是后天,营商环境是未来。”如何聚侨资引侨力、如何精准招商、如何构建优越的营商环境,创造投资兴业的热土,成为泉州市政协经济、工商联、异地商会、民建、民盟等多个界别委员热议的焦点。
关键词:侨资侨力
用好RCEP超级“朋友圈”
1月7日,泉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当晚,泉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市政协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座谈会。会议进行至晚上9点方才结束,13名政协委员先后发言。
泉州市政协港澳委员、泉州留学生归国创业联谊会会长、安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清水第一个发言。他说,要依托泉州产业基础和开放优势,构建具有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国际交流、政策保障功能的海归人才创业载体、归国侨胞创业中心。建议整合各级主管部门、各地侨联、侨资企业、创新创业基金等各类资源,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
据悉,泉州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有950多万人,占全国近六分之一,全省近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市的“三大比较优势”之一。
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泉州外贸出口额有超四成来自RCEP成员国,同比增长5.2%。“RCEP成员国中,东南亚国家占比相当大。泉州拥有众多的华侨中,有90%以上分布在东南亚国家。”泉州市政协异地商会委员洪凤鸣说,泉州打好新“侨”牌有先天优势。
他建议结合强产兴城部署,注重“引进来”,组织海内外侨商侨胞带着“侨二代”来泉考察走访,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创造机会,引导在泉侨资企业增资扩产,积极投身园区标准化建设、城市建设等领域;注重“走出去”,组团走访拜会海外侨亲、商协会,完善海外社团联络员机制,在组建线上交流平台基础上,推动“线上”“线下”互动交流。
泉州全景图。陈英杰摄
“RCEP对于民企发达的泉州,是重大利好,国家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将为泉州外贸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环境。”泉州市政协海外特邀嘉宾许火炮表示。
在他看来,要加快推进RCEP落地,帮助企业“走出去”拓展朋友圈。建议搭建泉企货物直通线路,方便货物通过“直通车”,以更便捷方式“出海”RCEP成员国家。同时,推动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发展,指导从事跨境电商企业办理信息申报,鼓励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拓展RCEP国家消费市场。
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泉州市委书记张毅恭说,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泉州现代化建设的起步之年。要抢抓政策窗口,围绕产业、城市和民生等领域,发挥资源优势,多在家乡投资兴业,多为家乡架桥引线,助力形成经贸合作活跃、人文交流荟萃的生动局面。
关键词:精准招商
加快完善行业“招商地图”
根据1月8日发布的2023年泉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产业结构不优、大项目好项目接续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
“相较于江浙一带企业,泉州大部分的企业目前在整体规模、层次、格局上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方面,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融合度等方面还有待提升。”泉州市政协港澳委员、中国利郎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执行董事王聪星直言。
许清水建议,要更加精准招商引资、招才引人,立足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数智制造等战略性新兴赛道方向,加大项目引进、人才引导力度,指导海外人才技术研发成果与泉企更好嫁接,为产业转型深度赋能。
泉州素有“民办特区”之称,已形成了纺织服装、建材家居、电子信息等9个千亿产业集群。
民盟泉州市委会建议,在市级层面,按9个千亿产业集群,尽快完善分行业招商地图,助推精准招商、精准施策;在县级层面,按当地主导产业,建立细分领域产业大脑,助推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抱团发展;在企业层面,鼓励龙头企业自建产业大脑,推进上下游高效协同。
泉州综合保税区。泉州市商务局供图
“企业有战略规划,行业同样需要有战略规划。随着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合作越来越多,建议采用产业联盟的形式,引入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发展新模式,有利于企业优势互补、扩展发展空间、提高行业竞争力。”泉州市政协委员、泉州市工商联主席、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雄表示,例如,将泉州纺织服装商会升级成为纺织服装产业联盟,能够更好服务整个泉州优势的传统产业。
同时,在勾画招商地图时,泉州市政协异地商会委员周荣来建议通盘考虑全局,强化县域间功能互补深度合作。要发挥比较优势,立足各自特色,围绕“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部署,增强高端产业引领作用,有针对性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家居等新赛道,推动各地错位发展。
关键词:营商环境
提供全链条服务的“筑巢宝地”
民营经济是泉州发展的特殊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蓄电池”,市场主体“筑巢”的宝地。
“招商引资,不能招回来就不管不顾了。”泉州市政协委员、北京泉州商会会长、润丰集团福建中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水波表示,招商引资要抓落实落地,对标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做好全链条服务,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晋江市晋阳湖一角(资料图)。晋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泉州市政协委员留文博建议,以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对本地中小微企业进行再梳理、再分析,一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增资扩产,在用地、办公场所、人才认定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支持;另一方面筛选有发展前景企业,结合园区产业定位,引导相关企业入园,通过产业、政策、物业等服务手段,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
泉州市政协委员、江西泉州商会会长、江西省洪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泉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泉州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特点的同时,弱势也很明显,比如产品同质化、核心竞争力、高端人才等问题。
刘建泉建议,政府在团结商业资源、各类产业政策、区位政策、行政资源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并引入竞争机制。比如充分借助国央企的资源,既能填补高端人才缺失的问题,还可以有效降低资金成本以及各种沟通成本,同时容易集聚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第二,充分发挥国资平台优势,加强与专业的投资机构合作,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的优质招商资源。通过资本赋能形成基金集群效应,带动金融朋友圈,让好项目、更好的资本来到泉州,形成优质生态优势,让更多的高成长性企业、高质量项目进入泉州。
周少雄也认为,希望政府设立的基金能够跟头部的企业成立产业基金,对产业上下游进行针对性的招商引进。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在政策上要在如何领导企业、如何培养人才上下功夫。
此外,泉州市政协常委林宏楠表示,以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为驱动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数字赋能企业服务和政府治理,探索出一条具有泉州特色的营商优化新路径。充分利用大数据,通过区域家底盘点、工业经济发展监测、产业链评估、产业链招商指引、政策模拟、政策效益跟踪等工具,提升政府决策科学性与企业服务能力水平。
现在的泉州,正加快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突出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打造一方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张毅恭希望广大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发扬爱拼敢赢精气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积极发挥海内外泉商网络优势,在招商引资、增资扩产等方面多作贡献,培育壮大一批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共同参与泉州经济社会建设。
“泉州市委市政府将始终与企业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难题、增信心、稳增长,为‘民企敢闯’保驾护航。”张毅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