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探寻最美古树 | 古树“选美” 让“绿色活文物”焕发活力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徐宁)为充分展示宣传我国古树名木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然绝美的奇特景观以及各地古树名木保护典型做法,提升社会公众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新华网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承办,以“探寻最美古树 守护绿色乡愁”为主题的古树名木推选宣传活动正在进行。

  如何科学守护古树名木?“双百”古树如何推选?古树名木推选宣传活动意义何在?新华网邀请中国林学会古树名木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方炎明针对此次活动有关问题进行解读。

中国林学会古树名木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方炎明接受新华网专访。

 守护古树名木,留住乡愁“活文物”

  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

安徽池州市九华山“凤凰松”松树,树龄1400余年。吴绍龙摄

  作为森林资源中的瑰宝,古树名木缘何被称为绿色“活文物”?方炎明介绍,古树名木具有文物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与人类的活动有关,二是历史文化的遗存。“除了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科学、景观和经济价值。”

  方炎明举例说,生长在陕西黄陵轩辕庙中的轩辕柏,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普陀鹅耳枥是一种仅分布于浙江普陀山的特有植物,目前野生植株仅剩一株,既是古树,又是林学家郑万钧命名新种的标本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树高千尺不忘根。方炎明说,古树名木推选宣传活动主题是“探寻最美古树 守护绿色乡愁”,乡愁作为主题词,可从以下方面来解读。

  首先,古树名木寄予的乡愁是童年生活场景的回忆。童年最美好的生活场景,或许就在古樟树、古楠木或古榕树下。想起小时候玩耍、乘凉或上学经过的地方,这些古树是否依然存活?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古树名木寄予的乡愁是童年味蕾的记忆。童年吃到的家乡古树上的果实,不管是酸的还是甜的,都永远镌刻在记忆里。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成为“双百”古树,要符合什么条件?

  此次活动拟在全国范围内推选出银杏、松树、侧柏、柏木、杉木、樟树、楠木、槐树、榕树、榆树10类树种各10株古树,共计100株,以及不限树种的100个古树群,简称“双百”古树推选宣传活动。

湖北黄冈市黄梅县香樟,树龄1010年。徐华摄

  这10类树种具有哪些特点?方炎明介绍,一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群比较均衡,裸子植物有银杏、松树、侧柏、柏木、杉木五类,被子植物有樟树、楠木、槐树、榕树、榆树五类;二是这10类树种的古树数量较多,在群众中的知晓度较高;三是南北分布比较均衡,银杏和侧柏南北广布,北方更为常见的有槐树和榆树,南方更为常见的有樟树、榕树。四是这些树种中有很多知名古树名木,具有比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对银杏、侧柏等的文史记载丰富。

  “10类树种的选择依据主要是三条:一是长寿树种,二是分布普遍,三是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很高。”

  我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理论上,每个树种寿命最长,或者胸径/树高最大的单株都需要保护,但这次‘双百’古树的推选活动,只能列入其中的一小部分。”方炎明说,对于未列入的树种,包括一些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树种,期待出现在之后的推选活动中。

  此外,这次推选规定了古树群的四个基本条件:群落个体达到10株(含)以上;形成了优美独特的森林生态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生长状况良好,保护管理状况良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本地区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保护古树名木,要把年轻人吸引进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之义。“双百”古树推选活动有何意义?方炎明从三方面进行了解读。

  首先,古树名木是绿水青山的一部分,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其次,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普及古树名木价值的科普活动。

  第三,通过这次活动,可以提升公众爱护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来保护古树名木。

 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圣堂山顶“八桂迎客松”铁杉,树龄600年。李德康摄

  “这次推选活动,不仅公众参与度较高,而且很关注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方炎明说,应该把更多年轻人吸引到古树名木保护行动中来,传承生态文明。

  他建议,一是挖掘古树素材,把学术语言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例如,《墨子》《庄子》、西汉《新语》和《子虚赋》里都有楠木(柟)的记载,唐宋以来有很多描写楠木的诗文。从学术、科普角度看,非常有价值。

  二是讲好古树故事,创新古树科普形式。古树科普可以融入文学艺术的元素,也可以借鉴其表现形式。例如,郭沫若的《银杏》,范增的《古莒银杏赋》等文艺作品对于古树的保护很有意义。

  三是借助媒体的传播力,唤起更多民众的保护意识。“相信主流媒体推出的古树科普作品,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期待更多人加入到保护古树名木的行动中。”方炎明说。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韩怡呐)为充分展示宣传我国古树名木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然绝美的奇特景观以及各地古树名木保护典型做法,提升社会公众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新华网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承办,以“探寻最美古树 守护绿色乡愁”为主题的古树名木推选宣传活动正在进行。

  什么是古树名木?古树名木中潜藏着哪些“信息密码”?古树名木工作下一步怎么做?本期新华访谈邀请到北京植物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进行解读。

  北京植物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

  古树名木是厚重历史文化的载体

  什么是古树名木?张志翔介绍,成为古树的基本条件是树龄在100年以上,而名木没有树龄限制,但是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纪念意义。

  古树名木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记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目前我们国家的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那些静静矗立在城市一角的树木,以枝繁叶茂的姿态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沧桑,是一座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也饱含着浓浓的乡愁。

  有一首讲述山西移民历史的儿歌是这样唱的,“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张志翔介绍道,槐树正是移民们怀祖的寄托,当他们到达新地建村立庄时,都要在村中最显要的地方种植一株槐树,表达他们对故土的思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幼槐成了古槐,古槐就成了心中的念想。

  山西 太原市晋祠 唐槐 树龄1300年 摄影:张树民

  “树在中国人的心里扎下了深深的烙印,它承载了人们的成长记忆,当他们离开一个地方之后,心中的乡愁始终与这棵树有关,树,也成了可以寄托思乡的符号。”

  古树名木里蕴含着哪些“信息密码”?

  为什么要将古树名木称为“活文物”?

  张志翔表示,古树名木的“活文物”价值,实际上体现在古树名木是一个“信息密码”载体。它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包含生物学信息、生态学信息、气候历史变迁信息、人类社会发展信息和文化信息。

  作为一个古老的生命体,古树为什么能活这么多年?为什么它在这儿活了这么多年?这个环境包括哪些因素?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生态价值方面,古树有固碳释氧、保持水土、防尘减噪等作用,而且由于它的体量大,可能会形成一个小的生物栖息环境,为各种其它生物提供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例如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天马村天马河中的“小鸟天堂”水榕树独木成林,枝叶覆盖面积超20亩,为105种鸟类提供生存场所,人们在这里共记录到359种维管植物和两百余种野生脊椎动物。

  古树年轮的宽窄则记载了气候的变化,从年轮中就可以了解到它生长的过程,从而推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的气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古树名木在生态和文化上有着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复制性。保护好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宝贵的生态财富,这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有效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讲好古树故事 推动“全民守护古树”

  近年来,一些古树名木濒危、损毁的状况牵动人心,对古树名木进行有效保护刻不容缓,如何将古树名木的寿命进一步延长,有效保护这些“有生命的文物”?张志翔认为,除了政府出面,也需要广大民众的参与。

  “所以对于此次活动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普及,一定程度上提高全民对古树名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河北 保定市清西陵 古松群 树龄300年 摄影:孙旭扬

  张志翔从三方面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建议。

  第一,在此次活动结束后,应持续做好后续工作,加强人们对于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度。第二,切实加强科学研究。古树名木是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应该更专业、更细分地进行研究,特别是要把古树名木种质资源保存好,并且要加强对古树名木人才的培养。第三,完善科普宣传内容。古树名木要保护好,就要做好宣传,并从它的科学价值、生物学价值、生态学价值等方面全方位宣传普及,树立人们的古树名木保护观念。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历史文化、发展生态文化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张志翔说。

守护古树名木:800年古银杏树和它的“守护者”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邹楼村里有一株树龄超过800年的古银杏树。这株古银杏树高度达到32米,树干直径约2米。这株古树之所以能够活得这么好,它的“守护者”功不可没。让我们一起了解这株古银杏树和它的“守护者”的故事。

  记者:金剑、赵金正

  摄制:刘爽堃

  报道员:张强、宋少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