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全球供应链在复苏中持续重构——年终国际经济观察④

  受贸易保护主义及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持续重构,从以成本、效率、科技为侧重转向以安全、稳定和政治为侧重,呈现多元化、区域化等演进特征,并存在进一步碎片化的趋势。

  2023年,全球供应链活动逐步走出新冠疫情影响。但是受制于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全球供应链正深度重构,区域化、多元化、碎片化特征日益突出,未来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复苏明显

  临近岁末,今年以来较为平稳的航运市场出现新热点。巴以冲突加剧,导致红海及附近海域运输安全成忧。为了避险,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宣布暂停集装箱船在红海及附近海域航行,或避开红海绕道非洲好望角。

  尽管有此“插曲”,2023年全球物流供应体系整体运转情况依然明显好转。曾在疫情期间严重制约全球供应链的航运运力不足、航运价格高企等问题不复存在,供应链流畅度大幅改善。来自制造业经理、海运和企业库存等方面的大部分指标,也都回到疫情前水平。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发布的报告指出,2023年,非必需消费品短缺和交货延迟现象有较大改善,表明全球供应链从新冠疫情的干扰中逐步恢复。旨在体现全面供应链紧俏程度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在今年10月份已跌至1997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反映出供应链压力显著降低。

  不过,物流供应状况恢复并不意味着广义上的供应链全球化水平也同步恢复。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及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持续重构,从以成本、效率、科技为侧重转向以安全、稳定和政治为侧重,呈现多元化、区域化等演进特征,并存在进一步碎片化的趋势。

  中国贸促会发布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通过全面量化分析发现,当前全球供应链发展呈现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四大趋势:在供应链数字化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趋势显著,其中通信行业供应链数字化程度最高,信息技术及信息服务业次之,金融业供应链数字化国别差异较大;在供应链绿色化方面,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全球供应链绿色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各主要经济体供应链绿色化进展不一;在供应链区域化方面,欧洲、东亚、北美供应链区域化特征最为显著,德国、中国、美国分别为区域供应链中心;在供应链多元化方面,跨国公司正加快供应链多元化步伐。

  以特斯拉为例,该公司在2023年快速推进墨西哥工厂项目落地,加上此前已经投产的美国工厂、中国上海工厂以及德国柏林工厂,特斯拉在全球主要供应链中心地区都进行了生产布局。

  深度重构

  纵观2023年,两大因素正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

  首先,个别国家推行不当产业政策和“脱钩断链”行径,严重阻碍了供应链全球化进程。

  今年以来,美国政府频繁出台各类贸易限制举措,在半导体等领域推动对中国“脱钩断链”,并拉拢甚至施压其他国家对中国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妄图组建所谓“去中国化”的技术联盟和产业链联盟,对全球半导体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明显干扰和破坏。此前,美国政府还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等产业政策,迫使相关产业资本流向美国本土。

  美国的产业政策和出口管制已超出国家间正常竞争的方式,对众多已经高度全球化的行业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使各国对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焦虑”倍增,不断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化,进一步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碎片化倾向。

  为应对美国相关产业政策对欧洲绿色低碳产业的破坏,今年2月1日,欧盟宣布启动“绿色协议产业计划”,后又陆续公布该计划下的《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两份草案,其中都包含对绿色低碳产业的补贴政策。9月份,欧洲推出《芯片法案》,拟投资430亿欧元,目标是到2030年将欧盟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从目前的不到10%提高到20%。

  其次,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使得各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出现变化,对跨国公司供应链投资决策和生产布局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点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今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潮持续,墨西哥成为众多汽车企业投资布局的热门市场。究其原因,墨西哥在汽车产业中的投资优势越发突出,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墨西哥位于南美、北美两大市场交界处,在此生产的产品,到北美市场的运输成本较低,也可以覆盖南美市场。加上人口结构较年轻,拥有许多工程技术人才、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和丰富的锂资源储量等外部条件,让墨西哥成为全球车企不可忽视的供应链布局选择。

  共促稳定

  一些国家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创新政策等方面表现出的不正当竞争取向,正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技术进步以及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动能的形成。长此以往,各方都不会成为赢家。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认为,某些国家出于所谓的“国家安全”考虑或受地缘政治影响,陆续走上供应链回流或发展近岸业务的道路,会带来很多弊端,或使其失去专业化、规模化以及贸易所带来的生产效率。

  美国商会发布报告显示,与中国“脱钩”严重威胁美国在贸易、投资、服务和工业等领域的利益,美国投资者可能因“脱钩”每年损失250亿美元资本收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如果任由“脱钩”行径发展,世界经济分裂成西方和东方两大阵营,全球GDP可能将损失2.5%至7%。

  在此背景下,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为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和活力,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中国一直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11月28日至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吸引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链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为国际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的全新开放平台。

  首届链博会展览总面积10万平方米,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五大产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共有515家企业参展。期间,有关各方共举办360多场配套对接、交流活动,发布研究报告、宣言、标准等23项成果。

  特别是与会工商界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达成一系列共识,形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北京倡议》,反映了国际工商界的普遍愿望。根据倡议,工商界将坚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坚持市场原则,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加强全球分工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袁 勇)


全球货币政策分歧趋于收敛——年终国际经济观察①

全球发展中经济体经贸更为紧密——年终国际经济观察②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年终国际经济观察③

全球供应链在复苏中持续重构——年终国际经济观察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