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長江和記公司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一事備受矚目,引發社會熱議。
長江和記公司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一事備受矚目,《大公報》近日發表多篇文章,引發社會熱議。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回應記者提問時提出三點看法,指出社會就事件有很多議論,反映社會對事件的關切,這些關切值得重視。連日來,政界人士紛紛表達對此事件的看法,他們認為商人逐利無可厚非,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應該守住底線。\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對於有辯解的聲音說「這項交易是純商業性質,完全不涉政治」,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工聯會理事長黃國指出,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商業行為。特朗普甫上任便對巴拿馬運河虎視眈眈,多次威脅以武力「收回」運河,又誣指中國「控制」運河云云。「傾唔過就逼」、「鬥唔過就搶」,儼然成為美國霸權利刃,所有國際慣例、規則,在「長臂管轄」下都徹底失效。說港企賣港口、美資買港口是單純的商業交易,不是天真,便是糊塗,這是典型的懼美、媚美,見利忘義,缺乏民族脊樑的言論。
這不是普通的商業行為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從自己的華僑家庭出身講起,「全世界超過6000萬華僑華人,對我們的國家、民族總是有一種親近的感覺。我們要在海外安居樂業,自己的國家、民族就是我們最大的倚仗。」這個道理不僅對於中國,對於美國、對於全世界所有國家的人都是如此。陳勇指出,香港企業的很多紅利也是來自祖國的發展,因此在面對個人短期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抉擇時,更需要考慮全面。今時今日,香港社會各界更要了解國際政治,才能看清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個人、為香港、為國家謀取更大、更長遠的利益。
立法會議員李梓敬表示,香港企業的財富積累離不開把握國家發展機遇與政策支持,而美國近年頻繁巧立名目打壓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若在此關鍵時刻將戰略資產拱手讓予一直不擇手段打壓中方的美方,無異於背離國家根本利益,「商人逐利無可厚非,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應守住底線!」國家發展多年來給予香港和港商機遇,希望香港各界要飲水思源,在享受國家發展紅利的同時,更需承擔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並敦促涉事企業深刻反思交易背後的隱患,警惕切勿淪為美方打壓國家的棋子。
香港同胞始終同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一起走過風雨,讓香港社會更深切地認識到,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從來不是對立的關係。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葉建明指出,某些大國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甚至長臂管轄,威脅和以莫須有罪名制裁他國企業。在這樣的局面下,內地華為等民營企業為香港企業家做出了榜樣。
不損國家利益是企業基本底線
葉建明說,人們常說做生意沒有國界,但商人是有國家的。商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特別是百年大變局下,需要認清大局,保持政治敏感,決策需要三思,更不能懼於強權的威懾而患上軟骨症。「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國,哪有企業發展的空間?」維護而不是損害國家利益,是任何國家的企業和企業家需要遵循的基本準則,香港特區也不例外。
「從東江水的日夜奔流,到港珠澳大橋的鋼鐵長龍;從「三趟快車」保障民生供應,到CEPA協議推動經濟融合,香港與祖國始終血脈相融、骨肉相連。」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西社團總會首席會長王明凡表示,香港與內地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香港背靠祖國,連接世界,這既是香港繁榮的秘訣,也是企業家精神的永恆燈塔。我們要攜手並進,共創香港更加輝煌的明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香港企業家有愛國愛鄉傳統
香港企業家有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香港同胞也始終同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他們積極創新創業、捐資助學,為家鄉建設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在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之時,回望過去的榜樣,也為今人堅定了方向。
「『時窮節乃見』,今時未必窮,節操更不可墮。」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說,抗戰時期,有香港企業家閉戶抗敵,死守民族血脈之戰場;倉廩空時,反哺游擊志士;刀斧加身日,猶藏孤本典籍於夾牆。當跨國資本以「自由市場」包裝新殖民主義,某些掮客竟將「開放」曲解為「無條件讓渡」,渾然忘了百年前列強艦船正是循此邏輯叩開國門。所幸暗流中仍有砥柱,有社團青年組「大國工匠」交流團,赴內地學高鐵維修、風電技術;有企業家拒簽「對賭協議」,寧慢三年也要等國產芯片。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工商總會會長陳文洲指出,香港工商界有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優秀傳統。銀行家莊世平生於風雨飄搖的舊中國,少年時便以實業救國為志。抗戰期間,他冒險開闢國際匯款通道支援前線;新中國成立後,他創辦銀行,成為打破西方經濟封鎖的金融尖兵;改革開放初期,他率先在深圳投資建廠,為特區建設注入第一桶金。莊老一生不為浮名遮望眼,甘以丹心報家國的精神,正是香港工商界愛國傳統的生動寫照。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資本沒有國界,但商人要有家國情懷。優秀的企業家要站在國家安全、民族發展的高度上思考,以免在地緣政治中陷於被動。
黃錦良認為,這次事件也是一個教育機會,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情況下,需要加強香港青年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如果國家安全受到威脅,香港的發展同樣會受到威脅。作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向年輕人傳遞正確的認知,在面對個人短期利益和國家利益時應該如何取捨。他說,對香港來說,有國家,才有「一國兩制」。
新闻综述/长和「非一般买卖」引发热议 港政界高度关注 「商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应守住底线」
长江和记公司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等资产一事备受瞩目,《大公报》近日发表多篇文章,引发社会热议。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响应记者提问时提出三点看法,指出社会就事件有很多议论,反映社会对事件的关切,这些关切值得重视。连日来,政界人士纷纷表达对此事件的看法,他们认为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守住底线。\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对于有辩解的声音说「这项交易是纯商业性质,完全不涉政治」,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工联会理事长黄国指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业行为。特朗普甫上任便对巴拿马运河虎视眈眈,多次威胁以武力「收回」运河,又诬指中国「控制」运河云云。「倾唔过就逼」、「斗唔过就抢」,俨然成为美国霸权利刃,所有国际惯例、规则,在「长臂管辖」下都彻底失效。说港企卖港口、美资买港口是单纯的商业交易,不是天真,便是胡涂,这是典型的惧美、媚美,见利忘义,缺乏民族脊梁的言论。
这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从自己的华侨家庭出身讲起,「全世界超过6000万华侨华人,对我们的国家、民族总是有一种亲近的感觉。我们要在海外安居乐业,自己的国家、民族就是我们最大的倚仗。」这个道理不仅对于中国,对于美国、对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人都是如此。陈勇指出,香港企业的很多红利也是来自祖国的发展,因此在面对个人短期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抉择时,更需要考虑全面。今时今日,香港社会各界更要了解国际政治,才能看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个人、为香港、为国家谋取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立法会议员李梓敬表示,香港企业的财富积累离不开把握国家发展机遇与政策支持,而美国近年频繁巧立名目打压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若在此关键时刻将战略资产拱手让予一直不择手段打压中方的美方,无异于背离国家根本利益,「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应守住底线!」国家发展多年来给予香港和港商机遇,希望香港各界要饮水思源,在享受国家发展红利的同时,更需承担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并敦促涉事企业深刻反思交易背后的隐患,警惕切勿沦为美方打压国家的棋子。
香港同胞始终同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一起走过风雨,让香港社会更深切地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叶建明指出,某些大国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甚至长臂管辖,威胁和以莫须有罪名制裁他国企业。在这样的局面下,内地华为等民营企业为香港企业家做出了榜样。
不损国家利益是企业基本底线
叶建明说,人们常说做生意没有国界,但商人是有国家的。商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特别是百年大变局下,需要认清大局,保持政治敏感,决策需要三思,更不能惧于强权的威慑而患上软骨症。「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国,哪有企业发展的空间?」维护而不是损害国家利益,是任何国家的企业和企业家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香港特区也不例外。
「从东江水的日夜奔流,到港珠澳大桥的钢铁长龙;从「三趟快车」保障民生供应,到CEPA协议推动经济融合,香港与祖国始终血脉相融、骨肉相连。」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广西社团总会首席会长王明凡表示,香港与内地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香港背靠祖国,连接世界,这既是香港繁荣的秘诀,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永恒灯塔。我们要携手并进,共创香港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香港企业家有爱国爱乡传统
香港企业家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香港同胞也始终同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他们积极创新创业、捐资助学,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时,回望过去的榜样,也为今人坚定了方向。
「『时穷节乃见』,今时未必穷,节操更不可堕。」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说,抗战时期,有香港企业家闭户抗敌,死守民族血脉之战场;仓廪空时,反哺游击志士;刀斧加身日,犹藏孤本典籍于夹墙。当跨国资本以「自由市场」包装新殖民主义,某些掮客竟将「开放」曲解为「无条件让渡」,浑然忘了百年前列强舰船正是循此逻辑叩开国门。所幸暗流中仍有砥柱,有社团青年组「大国工匠」交流团,赴内地学高铁维修、风电技术;有企业家拒签「对赌协议」,宁慢三年也要等国产芯片。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工商总会会长陈文洲指出,香港工商界有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优秀传统。银行家庄世平生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少年时便以实业救国为志。抗战期间,他冒险开辟国际汇款通道支持前线;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办银行,成为打破西方经济封锁的金融尖兵;改革开放初期,他率先在深圳投资建厂,为特区建设注入第一桶金。庄老一生不为浮名遮望眼,甘以丹心报家国的精神,正是香港工商界爱国传统的生动写照。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表示,资本没有国界,但商人要有家国情怀。优秀的企业家要站在国家安全、民族发展的高度上思考,以免在地缘政治中陷于被动。
黄锦良认为,这次事件也是一个教育机会,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情况下,需要加强香港青年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如果国家安全受到威胁,香港的发展同样会受到威胁。作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向年轻人传递正确的认知,在面对个人短期利益和国家利益时应该如何取舍。他说,对香港来说,有国家,才有「一国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