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法百科·通报解读丨从通报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集中整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28 17:20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梦龙
日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已在全党开展。此次学习教育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关于集中整治,《通知》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
截至目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已连续137个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数据。透过一项项数据和通报,既可以看到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的强烈信号,也可以看出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的重点所在。
数据显示“四风”问题仍顽固复杂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深刻分析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任务,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对“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
“两个仍然”的科学判断揭示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指明了新征程反腐败斗争的方向和重点,彰显了高度的冷静清醒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梳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案例发现,党的二十大以来,经立案审查调查,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并公开通报的中管干部中,绝大多数都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前不久通报的海关总署原党委委员、副署长孙玉宁,即“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违规出入私人会所”。
从总量看,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1290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21369人;2023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7547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5366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08695人;2022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376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41348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96756人。近三年全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查处数、批评教育和处理人数、党纪政务处分人数三项数据均逐年上升。
从违纪时间看,被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案例均发生在党的十八大后,有的还持续到党的十九大后、党的二十大后。比如,时任青海省委委员、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师存武等人,在党的二十大刚刚胜利闭幕,青海省委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学习培训班期间,带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聚餐饮酒,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
这一系列数据和通报从一个侧面印证: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尽管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相关问题的“存量”和“增量”不可小觑,一些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又有发生。在持续正风肃纪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意识缺失,特权思想严重,置中央三令五申于不顾,我行我素,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花样翻新搞“四风”。对此,必须一刻不松、寸步不让,一个一个山头攻,一场一场硬仗打,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常抓不懈,不断把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
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当前一些地方和干部口号响落实差、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侵蚀干部群众获得感,必须严纠严治。
从查处问题类型看,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2022年、2023年、2024年,这类问题查处数分别占当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总数的83.9%、86.9%、87.5%,不仅占比高,且有连年上涨之势。
从通报的典型案例看,有的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慵懒怠政。比如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日新街道原二级调研员张某某在负责街道特殊困难人群养老服务等社会救助工作期间,对政策文件不研究,工作不负责任,在社区向其报告2名居民不再符合政策条件,应停发居家养老补贴的情况下,未将上述情况及时报告至区民政局,分别造成2人补贴资金被违规发放65个月、26个月。有的拍脑袋、乱决策、乱作为。比如云南省红河县水务局一级科员李占陆在项目建设方资质审核、工程验收方面乱作为、假作为,不按设计要求验收项目建设内容,对未完工的项目予以验收合格。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比如安徽省固镇县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马开响为应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标考核,安排工作人员填报虚假数据虚增利用率。
此外,从监督办案、调查研究看,吃拿卡要、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成为民生痛点,脱离实际定政策、督检考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加重基层负担现象也亟需纠治。
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顽瘴痼疾必须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纠治、增强实效。要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强化问题导向,坚决纠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政绩观偏差、搞“面子工程”,执行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文风会风不实不正、搞文山会海,以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切实把严的标准立起来,把实的作风树起来。
紧盯享乐奢靡问题寸步不让
经过持续严惩严治,发生在群众眼皮底下的公款享乐奢靡问题明显减少,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要看到,一些不正之风顽固复杂,顶风违纪问题仍时有发生。
从查处问题类型看,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3类问题较多,占2024年享乐奢靡问题查处总数的86.8%。截至3月28日,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共公开发布101个中管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信息,其中98人存在违规吃喝或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在各类享乐奢靡问题中,违规吃喝顽疾危害尤甚,加之与“吃老板”“吃下级”等现象交织,容易滋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团团伙伙等问题。此外,干部群众对违规建设、奢华装修楼堂馆所,以调研考察、教育培训名义公款旅游等问题反映强烈。
从通报的典型案例看,一些问题改头换面、转入地下,隐形变异行为凸显,成为“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的重要隐患。有的在方式途径上玩花样,比如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原党委委员、副主任邹世英多次在节日期间,通过快递等方式,收受环保企业人员寄送的礼品;有的在公款上做文章,比如山西省晋城市投资促进中心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树忠指使下属通过虚增工程款、虚列工程欠款等方式,套取190万余元形成“小金库”,用于处理违规吃喝费用等不合理开支;有的在管理服务对象上打主意,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黄云广多次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让管理和服务对象找施工人员帮其建设房屋并支付相关费用,多次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的礼金和家电家具。
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要持续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突出问题,对顶风违纪行为严查快处,形成强大震慑。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以同查破解不正之风隐形变异发现难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一体推进整饬作风、惩治腐败。
2024年 225275
2023年 107547
2022年 95376
2021年 104223
2020年 136000
2019年 136307
2018年 9350
2017年 71000
2016年 40000
2015年 36911
2014年 53000
2013年 30420
合计 1045409
2024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2025-01-26 17:30
2023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7547起2024-01-28 17:00
2022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376起2023-01-16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