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感悟马斯克的无奈——百日改革戛然而止

对于千疮百孔奄奄一息的资本主义美国,马斯克深知其弊端和要害是庞大的效率低下的垄断利益集团!

从企业家的角度观察思考,马斯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行得通。但是,从国家制度和国家利益的高度看问题,智慧格局空间显然不是企业一个重量级!

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绝对不是普通的公务员,而是上层建筑的资本主义制度。目标和方向颠倒了,那就是致命的错误和无法挽救的命运——马斯克的美国起死回生之策,重药治沉疴一剂下去夺命须臾!

夺人命者被人夺,因果报应大轮回。特斯拉掌门人可要知其厉害,不可头脑一热飞蛾扑火毁于一旦啊!望君三思而行,谨慎为之!

正所谓:天欲成之,历经苦难;天欲毁之,纵其无度!一切都是天意,世事轮回效应,左右人类命运,上天早已定夺!

大道理

2024年11月21日15:09:45


央视发文,马斯克认错,大裁员可能叫停,最终败给了美国公务员

编辑|江娱迟

自从马斯克就任政府效率部部长一职后,“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多项改革,其中大量裁员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一项改革。
但是他的这一行为也遭受到了许多争议,不少美国高官都看不惯他这一行为,最近央视突然发文透露,马斯克在裁员这一事情上服软了。
有不少被他裁掉的美国公务员又被重新返聘了回来,马斯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还是输掉了,那么马斯克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还能在这个岗位继续待着吗?


马斯克的改革措施2025年初,美国政坛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特朗普重返白宫,带着他标志性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这一次,他将矛头直指联邦政府的官僚体系。
在他的竞选承诺中,精简政府机构、打击官僚主义成为核心议题,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找到了一个看似完美的盟友,他就是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这位以“效率狂人”著称的科技巨头,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政府效率(DOGE)”
负责人,他的任务简单而直接:裁员数十万公务员,削减财政开支,重塑一个“小而高效”的政府。


这场看似势在必行的改革,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议,马斯克的第一枪,是向全美200万联邦雇员发出的一封周报邮件。
邮件要求所有公务员在限期内提交周报,未回复者将被视为自动辞职,这一举措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超过100万人被迫回应,但联邦人事管理局迅速反制,称回复是自愿行为,不构成解雇依据,FBI、国务院等核心部门更是直接拒接指令,公开表示不会配合马斯克的“裁员实验”。


马斯克试图将他在特斯拉和SpaceX的企业化管理模式移植到政府机构中,但公务员体系的法律保护和制度刚性,让他的计划举步维艰。
尽管阻力重重,马斯克的裁员计划并未停下脚步,在首月,他的团队宣布解雇了8.4万名公务员,宣称节省了550亿美元财政开支。
德银的一份报告很快戳破了这一泡沫,由于裁员导致的公共服务中断和紧急返聘成本,联邦政府的实际支出不降反升。


马斯克的目标并不仅限于边缘部门,他甚至将裁员大刀砍向了国务院、教育部、退伍军人事务部等核心机构。
试用期员工成为主要牺牲品,而国际开发署(USAID)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这个拥有1.2万名员工的机构,被裁至仅剩600人,对外援助项目几乎陷入瘫痪。
在这场裁员风暴中,技术手段成为了马斯克的“秘密武器”,他的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AutoRIF的软件,利用AI分析公务员提交的周报数据,自动生成裁员名单。


这一“赛博朋克实验”由6名00后天才主导,他们以零薪酬“为爱发电”,试图用技术颠覆传统官僚体系,但是AI的漏洞很快暴露出来。
更严重的是,技术伦理问题引发了司法部门的关注,AutoRIF软件在分析数据时,涉及大量机密信息,而这些信息的处理方式显然不符合联邦法律。
裁员的影响很快蔓延到国家安全和公共服务领域,核安全管理局误裁了350名关键岗位员工
,尽管事后试图紧急召回,但许多人已经找到了新工作,核武器的维护工作因此受到威胁。


农业部的禽流感防控团队被裁后,鸡蛋价格飙升,甚至引发了共和党议员的罕见警告,FDA的医疗器械审查部门因裁员导致审批流程停滞,企业抗议声四起,最终不得不返聘部分员工。
那么这些被裁掉的公务员是如何进行回击的呢?


公务员的“绝地反击”面对马斯克的激进改革,公务员体系并未坐以待毙,联邦人事管理局迅速援引《公务员保护法》,强调解雇必须基于正当理由,马斯克的指令合法性遭到质疑。
联邦法官也介入其中,叫停了部分裁员计划,裁定程序违法,特朗普团队因此陷入被动,改革步伐被迫放缓。
工会和民主党联手发起了反击,众议员加西亚在一次演讲中呼吁公务员“武装抵抗”,称马斯克的改革是对公共利益的践踏。


与此同时,舆论战也愈演愈烈,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曝光了政府资金滥用的情况,例如用5900万美元豪华酒店安置移民,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一部分民意支持。
英国的一项民调显示,58%的美国人反对马斯克的改革,认为他“越权”干预政府运作,特朗普在这场风波中表现得颇为暧昧。


他公开称赞马斯克的“巧妙改革”,但私下却默许OPM的反制措施,避免与官僚体系直接冲突,共和党内部也因此分裂,激进派支持裁员,而温和派则批评这一做法“践踏了公务员的尊严”
那么在重重压力之下,马斯克会采取怎么样的措施呢?


认输与妥协
2025年3月5日,这场风暴迎来了转折点,马斯克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认错,称裁员“并非政府效率部单独决定”,并将责任推给了各部门负责人。
与此同时,他的团队暂停了AutoRIF软件的使用,并开始召回关键部门的员工,改革节奏明显放缓,这场“效率革命”似乎走到了尽头。

这场改革为何会失败?
首先,公务员体系的法律保护和专业性使其具备了强大的“反脆弱性”,无论是核安全管理局的技术人员,还是FDA的审查专家,他们的工作都无法被简单的KPI或AI算法取代。


特朗普的权谋算计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利用马斯克试探官僚体系的底线,但一旦改革引发过大反弹,他便迅速抽身,避免承担政治风险。
激进技术主义与官僚生态的冲突是这场改革失败的深层原因,政府不是公司,公务员不是码农,公共服务的复杂性和人性化,远非AI或自动化工具所能替代。



马斯克的实验,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效率与人性的较量,他用技术手段试图颠覆传统官僚体系,但最终发现,政府不是公司,公务员不是码农,公共服务的价值无法用KPI衡量。
从里根到特朗普,“小政府”的理想屡败屡战,这一次或许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但也仅此而已。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马斯克的“效率革命”败给了体制巨兽,但这并不意味着改革的终结。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不失去人性的温度?这或许才是这场风暴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大众日报2025-03-09马斯克裁员“大斧头”砍到核安全部门!特朗普就“人事地震”罕见表态
澎湃新闻2025-02-24马斯克@200万联邦雇员“不写工作周报就走人”,特朗普盟友率先要求下属抵制

东南早报2025-03-03全美爆发“反马斯克”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