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感悟林州中国建筑之乡——建筑业大工匠独占鳌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又有与众不同独特的禀赋。林州人创造了红旗渠世界奇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林州获得中国建筑之乡美誉的灵魂所在!

建筑业发展了建筑大市,繁荣了林州经济,造福了林州人民,成就了林州的未来!

祝福林州建筑业越做越强锦上添花——致敬父老乡亲!

大道理

2024年6月23日09:50:08

安得广厦上摩天丨“中国建筑之乡”安阳林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见闻

  安阳融媒记者 刘剑昆 文/图

  “弘扬红旗渠精神,当好红旗渠工匠,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大江南北的高楼大厦上!”日前,河南诚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20余名青年员工参观红旗渠,发出青春誓言。

  河南诚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注册于“中国建筑之乡”安阳林州,扎根于省会郑州,是河南省AAA信用等级企业。多年来,该公司坚持“立足河南 放眼全国”经营战略,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以品质求效益,积极与国内标杆地产企业展开合作,承接的郑州市招商雍瑞园、华润幸福里、郑开学校、白沙园雁鸣路等建设项目成为精品工程,在中原大地锻造出诚宸品牌。

  “安得广厦千万间,红旗渠工匠志摩天。我们要再接再厉,只争朝夕,创建精品工程,树立企业品牌,提升企业价值,履行社会责任。”董事长李国瑞在该公司的青春建功动员大会上以铿锵之言与员工共勉。

  河南诚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林州市十几万建筑大军谋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林州市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在发展建筑业方面以总部经济战略为引领,努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诚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督查工程进度

  政策方面,林州市出台和完善了《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支持建筑业做大做强,巩固建筑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

  服务方面,林州市采取“11234”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发展新优势。“11”即成立1个建筑业综合服务大厅和1个建筑企业家服务中心。“2”即先后成立两个企业总部基地,为企业免费提供用房、集中办公。“3”即成立林州建筑业服务发展联盟,建立了市、乡、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4”即通过金融、司法、人才、资质“四轮驱动”,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金融方面,林州市以政府平台设立投标保证金、风险补偿金、应急周转金、贴息贷款专项资金及增信担保、供应链金融为引领,以全市各银行实施“12310”建筑授信和开发金融产品为主体,以企业间自发担保为补充,打造了“政银企”大金融服务环境。

  司法方面,林州市整合公、检、法、司成立林州市建筑业司法保障中心,专职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主动深入企业开展司法“体检”和法务宣讲,为企业顺利发展保驾护航,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人才方面,林州市大力实施“百、千、万”免费大培训工程,与清华大学及省内高等院校合作,对市内100名优秀建筑企业家进行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组织财政、税务、法务及建筑管理等部门联合开设流动课堂,在郑州、天津、林州等企业集中地,巡回培训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施工一线技术工人。

  资质方面,林州市坚持指导定位,简化受理流程,开通重点企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作为“资质申报指导员”,服务企业增项升级。

  林州建筑企业深受红旗渠精神哺育,因吃苦耐劳、信誉好的口碑,筑起了红旗渠工匠品牌。近5年,林州建筑企业共先后获鲁班奖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钢结构金奖、中国建筑装饰装修奖等国家优良工程奖29项,中州杯、市政工程金奖等省级优质工程奖22项,优质结构工程奖56项,省级工法72项,市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文明)工地141项,绿色示范工程39项。

  红旗渠工匠承建的郑州市京广快速路工程2个标段荣获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多元发展是林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特色。近年,该市首个国资企业林州建工集团和公私联营混合所有制企业林州汇联建工程有限公司相继成立;8家由民营企业自发成立的企业联盟应运而生;2家具有综合甲级资质的设计公司落户林州;建筑装备材料产业园一期建成,4家企业入驻;首个高等院校——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创新施工取得突破性进展,装配式施工、爬架和盘扣等新的施工技术开始推广。

  林州建筑业步入了改革、巩固、提高的历史阶段。建筑业税收均值在30亿元以上,占全市税收收入的50%以上,真正发挥着支柱产业作用。

  2022年,林州市拥有建筑企业1520家,全年完成产值1600亿元,全口径税收32亿元。林州人民把建筑业对全市各业的贡献概括为“三个60%”,即农村强壮劳力的60%从事建筑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建筑业,银行各项储蓄存款余额的60%得益于建筑业。

  创业在他乡,奉献在家乡。红旗渠工匠中,投资家乡、回报社会的典型数不胜数。万福生三代人心系乡梓,扶贫济困,捐资助教,建设家乡,向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过1500万元。郝合兴担任岭南村党支部书记26年,始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扎根农村,是林州市家喻户晓的慈善家,为家乡建设、扶贫济困和多项公益事业捐款3800余万元。张益智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支持家乡发展全域旅游,投资5亿元打造豫北著名景区林州万泉湖……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工匠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弘扬红旗渠精神,咬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样样当先进、行行争一流”目标,以“拼”的精神、“干”的劲头、“实”的作风,在新征程中出新彩、立新功。

“中国建筑之乡”的转型之路——林州建筑业发展纪实
安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anyang.gov.cn 时间:2024-03-25 来源:安阳融媒

  弘扬红旗渠精神,当好红旗渠工匠,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大江南北的高楼大厦上,这是红旗渠工匠的豪情。

  林州发展进步的源头在建筑业,群众基础最深的产业是建筑业,建筑业是支撑和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林州市的贡献功不可没。这是林州上下对建筑业地位和贡献的共识,开展“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更坚信这一点并付诸铿锵如铁的行动。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愈是处困境,突围愈迫切,竞争愈激烈,转型愈关键。对于林州市的建筑业来说,转型发展一直在路上,始终是进行时,红旗渠工匠自强不已,奋斗不息。

加载失败

  林州市美景(林州市建管局提供)

 “五子登科” 曾创辉煌

  “一门三代慈善家,爱心传递四十载。”春分时节,林州市采桑镇秦家坡村的老人们吃着贤达人士万福生、万振宇父子发放的大米由衷点赞。

  万福生、万振宇父子经营着建筑集团公司。40年来,万氏祖孙三代初心不改,情系桑梓,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上捐款超过3200万元,他们的故事当地人有口皆碑。

  从集体包工队到个体建筑队,再到建筑集团公司,万氏三代人的经历也是林州建筑业发展的缩影。

  “过去的成绩得益于建筑业,我们必须饮水思源、心怀感激。今年距离林县全境解放已经80年了。如果把这80年分为林州发展的两个时期的话,以红旗渠的修建为标志,前后两个时期都与林州建筑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谈起建筑业的发展历程,林州市委书记孙建铎颇有感慨。

  前一个时期,林州悠久的建筑传统为“战太行”奠定了扎实基础。后一个时期,红旗渠的修建为林州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和人才优势,为林州建筑大军走出太行、创出“中国建筑之乡”品牌提供了强大动力,最终让林州人“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有了点子,走出了致富的新路子”,成就了“五子登科”美谈。

  很多建筑企业家积极更新理念,实施转型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助推林州跻身全省“十八罗汉闹中原”行列,最终推动形成了林州目前工业、建筑业、文旅产业三业并举的产业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林州建筑业的发展史就是林州的发展史。

  林州建筑业经历了从沉默到唤起、从分散到汇聚、从无序到有序、从数量到质量、从隔离到交融、从脱虚到做实的蜕变,建筑业不断螺旋式上升,造就了建筑业在该市三大主导产业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业已成为林州市的支柱产业,30多年来一直占该市经济、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5年前,一直有“三个60%”的说法:60%的农村强壮劳动力从事建筑工作,60%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建筑业,60%的居民储蓄存款来自建筑业。

  林州的大多数家庭中都有人从事建筑业,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以此维持生计,改善生活,逐渐走向富裕。对建筑企业家、建筑工人,林州人任何时候都心怀感激、大力支持。

加载失败

  “中国建筑之乡”奖牌(林州市建管局提供)

 创先争优 守护品牌

  “中国建筑之乡”,这是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

  “质量第一,负责到底。不管工程大小,你都不能坏了红旗渠的名声!”从瓦匠创业起家的林州恒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永亮至今仍然记得29年前外出务工时父亲对他的叮嘱。

  父亲是当年修建红旗渠的30万名工匠之一,郭永亮从小就常听父亲念叨修渠时的故事。“质量第一,负责到底”,这句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留下的口号,流淌在一代代林州工匠的血液里。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在无数耳熟能详的国家级工程建设中,都有林州人的身影。这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筑,让无数人知道了林州工匠,也让林州工匠成为全国建筑行业里的金字招牌。2015年,林州市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

  2023年,面对大的复杂经济环境,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建筑业资质改革加快的新挑战,林州建筑大军积极作为,攻坚克难。

  建筑税收再创新高,“压舱石”作用持续稳固。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建安产值1800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全口径税收30.23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地方级税收增长2.4%。

  增量提质再获突破,竞争实力不断提升。在增量上,林州市新增特级企业1家,一级总承包企业10家,二级总承包企业320家,总量较2022年增长567家;建筑企业总数达到2087家,其中,特级企业3家,一级总承包企业91家。在提质上,河南昊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晋升总承包特级企业,实现了多年来升特零的突破,23家企业27项资质通过住建部核准,电力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实现一级资质零的突破。中润昌弘等7家企业入选河南省施工总承包骨干企业,中建方达、河南锦达两家企业入选河南省专业承包骨干企业。引入了国机中兴、北方一建等8家央企、国企在林州市设立子公司,中铁四局在林州市设立了红旗渠区域营销中心。

  创先争优再度出彩,建筑名片更加亮丽。成兴、中润昌弘两家企业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瑞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昊锦、大成等4家企业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宏岳、瑞华等8家企业荣获省建设工程中州杯,林祥、诚宸等7家企业荣获19项省建设优质工程奖。该市建筑业企业共创质量安全科技成果奖78项,申报国家级新型发明专利27项,研发省级工法42项,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施工工地27个,创建省绿色施工和标准化示范工程21个。林州建筑工入选河南省首批区域人力资源品牌,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入选住建部第一批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质量就是声誉,奖牌证明实力。增量提质、创优争先路上,“林州工匠”一直在奔跑。

  众星捧月 保驾护航

  “在关键时刻,税务、建管等部门高效解决了我们企业的实际困难,林州对建筑企业的服务是360度无死角,我和外地同行都觉得林州对建筑业的服务到位、贴心。”在不久前召开的林州建筑业发展大会上,河南瑞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建华由衷地说。

  把建筑业这个品牌呵护好、打造好,林州市一直在行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林州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地把建筑业做大做强放在全局重要位置,拿出更实举措,全心关爱、倾力支持,确保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林州市专门成立了建筑业发展指挥部,履行好建筑企业“首席服务员”的职责;实施月例会、月通报和奖励政策集中兑现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推动建筑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化资质审批、助力建筑业优先发展的实施细则》《关于鼓励建筑业企业达产增效奖补措施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建筑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设立5个在外建筑招商联络处,进一步强化对接先进发达城市,拓宽招商渠道、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合作实效。

  林州市金融机构实行“12310”建筑授信工程,12家银行去年累计为建筑业授信45.7亿元,累计投放37.4亿元。司法保障持续加强,公检法司上门提供法律服务,严厉打击涉建违法犯罪,累计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林州市在郑州、天津、林州等地开展集中法务培训,600余家企业的1000余名法务人员参加了培训。

  人才培育多措并举,去年,林州市共培训各类人才1.5万余人次,引进惠享“洹泉涌流·智汇红旗渠”政策建筑业人才205人。资质服务明显提升,林州市优化资质评审流程,扩充评审专家库力量,组织评审、核准58批次1114家企业的5079项资质,注册备案专业作业(劳务)企业1251家。行业监管再增力度,林州市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20个镇(街道)和开发区建管办、人社局、税务局、财政局等单位打好服务“主动牌”,认真落实林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齐心协力,为助推建筑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心协力,保驾护航,形成了众星捧月之势。

  2023年,该市建筑业更上一层楼,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1.6%,税收占比47.3%,为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提供了财力支持,成为林州市实施“1225”总体发展思路的有力支撑。

加载失败

  林州市夜景(付渊昊 摄)

  开启新程 笃行转型

  春风浩荡时,又启新征程,红旗渠工匠志在远方。新形势下,如何应对挑战防风险?如何抓好机遇求突破、保持竞争优势?

  “向产业提升要空间,向科技赋能要动力,向广阔市场要份额,向管理变革要效益。”3月中旬,中京宏基建设集团总经理李国强带领他的团队在东北摆开战场,他作的动员讲话铿锵有力,充满必胜信心。

  中京宏基建设集团的业务已拓展到西藏、海南、吉林等地,去年累计完成建安产值20亿元,上缴税费1.5亿元,在该集团发展史上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1225”发展思路,更科学、更清晰、更精细地推动建筑业发展转型升级、质效双进,进一步实现重点突破、综合发展、整体跃升,力争新增1家特级企业、5家一级企业,引进建筑企业200家,税收增长5%,以实际行动落实落细产业兴市总要求,努力把建筑大市打造成为建筑强市。这是林州市2024年建筑业的工作思路。

  “林州市要实施建筑业品牌提升工程,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强化服务保障,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擦亮‘中国建筑之乡’品牌。”林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田元飞在今年林州两会期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明确要求。

  任何愿景,只有在落实中才能实现:任何机遇,只有在落实中才能把握;任何难题,只有在落实中才能破解。

  强化“三个基地”,筑牢产业支撑,是林州建筑业转型发展的路径。

  打造科研创新基地。依托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管、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快林州建筑产业研究院建设,加强建筑产业政策和技术研究,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打造产业发展基地。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园区二期项目建设,着力引进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构件、新型建筑材料等生产项目,推动我市建筑业由单纯施工向“施工+建筑工业产业”方向加速转变,加快构建“建筑学院—科研院所—产业孵化—建材产业园—供应链—建筑公司”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打造人才实践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人、在人才,以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纳入住建部可复制经验名单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技术工人培训考核权限和中级职称人才评定权限;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持续推进“百千万”人才大培训工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各类实用型优秀人才,为林州建筑产业持久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强化“三个突破”,突出品牌创建,是林州建筑业转型发展的路径。

  在品牌创建上求突破。加强资源整合和要素集约,组建新企业联盟,实现规模化经营,组团式作战,努力打造更多的地标性建筑,力争获得更多的鲁班奖、中州杯等国家级、省级奖项,让“林州建筑”品牌在全国叫得更响。

  在产业延伸上求突破。坚持开放合作,实施“外拓内延”战略,既要突出主业,又要拓展相关产业,增强与道路、桥梁、水利等工程的关联,积极与大型国企、央企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努力寻找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不断开辟新的经营空间。

  在转型升级上求突破。骨干企业要优化结构体系和产业格局,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中小企业要利用管理链条短、成本低的优势,通过技术、市场、人才等全方位合作,寻找细分市场,不断做专做精,形成独特优势。

  紧跟发展大势,加强创新创造,顺应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以多元化提升规模,以数字化提升服务,以工业化提升实力,加快从专业房建到施工总承包、建材生产到装配式建筑转型发展。林州建筑大军思路清晰。

  红旗渠,流淌着理想之光和奋斗之志。新征程上的红旗渠工匠,是难而不惧的勇士,更是智勇双全的志士。

  目标明,信心足,志更坚。在2046平方公里的林州大地上,汇聚着百万人民的无穷力量,铺就了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征程。红旗渠工匠正以敢闯敢拼、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争一流、勇毅前行,再造建筑业新优势,再铸建筑业新辉煌,再谱建筑业新篇章,誓为“中国建筑之乡”这块金字招牌增光添彩,为林州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载失败

  太行山森林运动公园(付渊昊 摄)


匠乡雄狮开新途——林州市建筑业发展纪实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4-03-01 08:58  文章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
  完成建安产值1800亿元,增长12.5%;完成全口径税收30.23亿元,增长3.5%,地方级税收增长2.4%。这是林州市建筑业2023年的成绩单。
  修桥筑路建广厦,建筑之乡美名扬。建筑业仍然是林州市的支柱产业,是支撑和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该市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起步,扎稳根基
  1960年2月11日,元宵节,“十万大军战太行”拉开序幕,历时十年建成“人工天河”红旗渠,同时,孕育产生了一大批能工巧匠。
  林州工匠走出太行,走向全国,闯出了品牌。1989年,林州荣获全国首批“建筑劳务基地输出县”称号;2015年,林州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林州工匠美名扬。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越来越多的建筑业企业家返乡创业,为林州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红旗渠精神深入林州工匠血脉之中,让林州建筑业注定会写下传奇。发展建筑业,让林州人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有了点子,走出了致富的新路子。其中,很多建筑业企业家积极更新理念、转型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助推林州市跻身全省“十八罗汉闹中原”行列。
  林州建筑业发展史就是林州的发展史,建筑业在三大主导产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2023年,林州市企业数量较2022年年底增加567家,企业总数达到2087家。
  林州建筑企业量大质优,成兴、中润昌弘2家企业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瑞华公司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昊锦、大成等4家企业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宏岳、瑞华等8家企业荣获省建设工程“中州杯”,林祥、诚宸等7家企业荣获19项省建设优质工程奖。
  2023年,建筑业为林州市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提供了财力支持,成为该市“1225”总体发展思路的有力支撑。可以说,林州发展进步的源头在建筑业,群众基础最深的产业是建筑业。
  腾飞,砥砺奋进
  把建筑业这个品牌打响擦亮,林州一直在行动。
  林州市专门成立了建筑业发展指挥部,代表林州市委、市政府履行好建筑企业“首席服务员”的职责。实施月例会、月通报和奖励政策集中兑现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推动建筑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化资质审批、助力建筑业优先发展的实施细则》《关于鼓励建筑业企业达产增效奖补措施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建筑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新设立5个在外建筑招商联络处,进一步强化对接先进发达城市,拓宽招商渠道、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合作实效。
  林州金融机构实行“12310”建筑授信工程,12家银行累计对建筑业授信45.7亿元,累计投放37.4亿元。司法保障持续加强。公检法司提供上门法律服务,严厉打击涉建违法犯罪,累计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在郑州、天津、林州等地开展集中法务培训,600余家企业1000余名法务人员参加培训。
  人才培育多措并举。全年共培训各类人才1.5万余人次,引进惠享“洹泉涌流·智汇红旗渠”政策建筑业人才205人。资质服务明显提升。优化资质评审流程,扩充评审专家库力量,组织评审、核准58批次1114家企业5079项资质,注册备案专业作业(劳务)企业1251家。行业监管再增力度,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推进企业信用管理。同时,20个镇办、开发区建管办、人社局、税务局、财政局等单位打好服务“主动牌”,认真落实林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齐心协力,为助推建筑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再创辉煌
  2024年,林州市将坚持“1225”的发展思路,其中,“两个坚持”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坚持“产业兴市”,“产业兴市”中,建筑业是鼎立的三足之一。对林州来说,建筑业是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品牌产业、潜力产业,举足轻重、至关重要,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建筑业都将乘风破浪永向前。
  近几年,建筑业发展遇到瓶颈,但林州建筑企业从不后退,大家坚信困境与机遇同在。中央明确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省、市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扩能提质、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林州市也明确了“一条路”“一张图”“一座城”的发展蓝图,这些都是各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现实选择。未来,建筑业大有可为。
  林州市当地建筑业企业家都是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他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有当地政府搭台,有各级领导支持和鼓舞,他们信心十足。许多建筑企业加强创新创造,顺应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加快从专业房建到施工总承包、建材生产到装配式建筑转型发展。
  回首过去,轻舟已过万重山;展望未来,长路漫漫且笃行。蓝图已经绘就、道路就在脚下,林州市建筑企业将持续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围绕全市“1225”发展思路,守正创新、积极作为,再创建筑业新优势,再铸建筑业新辉煌,再谱建筑业新篇章,为“中国建筑之乡”这块金字招牌增光添彩,为林州市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